明日报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及学术会

李祖贺学位论文简介

伴随着视觉媒体的兴起和读图时代的来临,图像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载体。图像情感语义理解研究旨在分析和挖掘图像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含义,因为情感信息在人类感知、推理和创造等活动中都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所以在当今的视觉化时代开展针对图像内容的情感语义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机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图像情感语义分析手段,但是语义鸿沟问题和情感的主观性给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情感语义理解研究带来困难,而且现有研究往往忽略了抽象图像和具象图像情感语义产生机理的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一方面采用建立图像特征和情感含义之间直接映射的方法开展针对抽象图像的情感语义理解研究,在对一种新颖的特征提取技术——无监督特征学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迁移学习方法将其应用于抽象图像情感语义分析;另一方面,本文以社交网络中用户自由分享的具象图像为研究对象,基于中间本体描述方法开展面向图像数据的情感倾向预测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

(1)发现了利用卷积稀疏自动编码器进行图像分类时,在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无监督特征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白化预处理技术和在基于卷积网络的特征提取过程中所采用的池化技术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白化预处理时采用平均池化会取得更好的图像分类性能,而在不进行白化预处理时采用最大池化会取得更好的图像分类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稀疏自动编码器在YUV空间进行无监督特征学习和图像分类的方案,针对YUV空间中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相互独立的特性,采用一种将亮度和色度分量分离开来的方法进行白化预处理。实验表明只要对亮度数据进行合适白化,YUV空间中的无监督特征学习能获得不亚于RGB空间的图像分类效果。

(2)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稀疏自动编码器和领域适应进行小样本量抽象绘画情感分类的方法,先从大型无标记数据库中学习特征,然后借助知识迁移在小样本量抽象绘画图像数据库上提取特征并进行情感分类。实验表明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无监督特征学习技术不仅能被应用于认知层面上的图像分类,而且能被应用于情感层面上的图像辨识。在目标领域样本数量有限的前提下,采用知识迁移和领域适应在目标领域外的大量数据上进行特征学习可以获得更好的图像分类性能。

(3)提出了一种基于跨领域卷积稀疏自动编码器在情感层面上对织物图像进行分类的方案,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分析的特征选择方法对稀疏自动编码器所学习到的特征进行筛选,以此来减少基于卷积网络从图像中提取到的特征维数。实验结果表明了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无监督特征学习技术在织物图像情感分类中的适用性,而且合适的特征选择可以在轻微提升图像分类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基于卷积网络进行特征提取的时间消耗。

(4)提出了一种在现有视觉情感本体(VisualSentimentOntology,VSO)和SentiBank概念检测器的基础上以文本情感信息为辅助进行图像情感倾向预测的方法,以便在基于中间本体描述的社交媒体图像情感分析中对本体概念词汇的情感信息加以利用。并且采用正则化逻辑回归模型改善以本体概念响应为中间特征的图像情感预测系统性能,还采用后融合方式将利用文本情感信息的方法与基于中间本体的传统方法进行联合。实验表明对本体概念文本情感信息进行利用是可行的,而且后融合方法甚至获得了与深度学习方法可以相比拟的预测性能。

学术成果

[1]第一作者.LiZuhe,FanYangyu,LiuWeihua,etal.Emotionaltextileimageclassificationbasedoncross-domainconvolutionalsparseautoencoderswithfeatureselection[J].JournalofElectronicImaging,,26(1):.(SCI:,EI:0903403356)

[2]第一作者.LiZuhe,FanYangyu,LiuWeihua.Theeffectofwhiteningtransformationonpoolingoperationsinconvolutionalautoencoders[J].EurasipJournalonAdvancesinSignalProcessing,,(1):37.(SCI:,EI:1898181)

[3]第一作者.LiZuhe,FanYangyu,LiuWeihua,etal.Imagesentimentpredictionbasedontextualdescriptionswithadjectivenounpairs[J].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已在线优先出版,DOI:10./s---5,SCI,EI:0237429)

[4]第一作者.李祖贺,樊养余,王凤琴.YUV空间中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无监督特征学习[J].电子与信息学报,2,38(1):29-37.(EI:20801961894)

[5]第一作者.樊养余,李祖贺,王凤琴等.基于跨领域卷积稀疏自动编码器的抽象图像情绪性分类[J].电子与信息学报,,39(1):-.(EI:3437750)

[6]第一作者.李祖贺,樊养余.基于视觉的情感分析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32(12):-.

薛会玲学位论文简介

汽车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中普遍采用了行星齿轮机构,与定轴齿轮机构相比,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传动平稳,并且能实现较大功率的传递。国外的汽车厂商为了阻挠中国自动变速器的自主研发与生产,通过一系列的专利保护政策长期封锁先进的自动变速器设计制造技术,造成我国在自动变速器领域的发展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本文对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方案设计、功率流和传动效率分析方法以及动力学特性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自动变速器的研发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有:

1.建立了行星齿轮机构拓扑图模型,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类型综合,得到二自由度、三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部分拓扑图图谱。在行星齿轮机构类型综合过程中,通过两规范拓扑图邻接矩阵邻接码比对的方法进行拓扑图的同构判别;应用环路分解的方法进行拓扑图的刚性子链判别。依据拓扑图与机构运动简图间的转换规则,由行星变速机构拓扑图得到双行星排、三行星排和四行星排齿轮传动方案。使用杠杆分析法完成双行星排、三行星排齿轮传动的挡位合成。这为变速器的创新设计、自主设计和开发指明了方向。

2.基于图论思想,建立了行星变速机构传动性能分析模型,完成了变速器运动、力矩、功率流及效率分析。该方法克服了使用传统的解析法进行变速器传动性能分析时需要重复推导公式、计算繁琐的缺点,通过计算机实现变速器运动、力矩、功率流及效率的自动化分析,提高了变速器传动性能分析时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3.以6HP26型自动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和综合啮合误差因素,建立了变速器五挡、二挡传动系统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五挡、二挡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以发动机的输出作为外部激励,计算变速器五挡、二挡传动系统在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共同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建立了变速器一挡传动系统的纯扭转模型和Simulink模型,运行仿真得到变速器一挡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动力学分析为6HP26型自动变速器的减振降噪提供了重要参考。

学术成果

[1]第一作者.XueHL,LiuG,YangXH.Areviewofgraphtheoryapplicationresearchingears[J].ProceedingsoftheInstitutionofMechanicalEngineers,PartC: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Science,2,(10):-.(SCI:078749703)

[2]第一作者.XueHL,LiuG,YangXH,etal.Keytechnologiesresearchofhelicoptertransmissions[J].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55-60.

[3]第一作者.薛会玲,刘更,杨小辉.周转轮系功率流与传动效率分析的简化方法[J].机械传动,,41(1):43-48,.

[4]第一作者.薛会玲,刘更,杨小辉.行星齿轮变速机构运动学分析[J].机械与电子,2,34(9):3-6,10.

[5]第一作者.薛会玲,刘更,杨小辉.锥齿轮周转轮系运动学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45(10):29-33.

[6]第一作者.薛会玲,刘更,杨小辉.空间复杂齿轮机构运动学分析[J].机械制造,,55(1):28-31.

赵亚楠学位论文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电子器件向着高集成度、高复杂度方向发展,对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考虑到铁磁性和铁电性在随机存储器等领域的应用,获得同时具有铁磁性和铁电性的材料,将有助于传感器以及磁存储等器件的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因此多铁性薄膜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PLD法制备了YMO、BAO薄膜,系统研究了相应外延异质结薄膜在磁场和激光光场下的输运性质、介电性质及极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压电力显微技术(PFM)观察了YMO、BAO微观纳米尺度下的电畴结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PLD技术,分别在SrTiO3()、()、()单晶基片上制备了YMO薄膜,研究对比了薄膜的物相结构。分析了YMO\LSMO异质结的输运性质、介电性质及铁电性能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变化规律,特别是重点研究了YMO的介电常数与磁场、频率、温度之间的关系,对比了正交相和六方相YMO的磁电耦合效应。

(2)重点分析了YMO\LSMO异质结的输运性质、介电性质与剩余极化在激光光场下的变化规律。另外,通过PFM技术,观察YMO薄膜的表面形貌及电畴结构,并研究了一系列直流偏压下,YMO电畴的翻转行为。

(3)利用PLD技术,分别在LaAlO3()、SrTiO3()、Si()单晶基片上制备BAO薄膜,并对比其相结构和微观畴结构。研究了BAO\LSMO异质结在不同温度下的宏观极化行为,包括极化强度、介电常数的测量以及漏电机制分析。

(4)研究BAO\LSMO异质结的输运性质、介电性质以及极化性质在磁场强度下的变化规律,探讨了BAO中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对异质结BAO\LSMO铁磁性质的影响。

学术成果

[1]第一作者.ZhaoYN,RaoYS,LuoBC,ChenCL,XingH,JinKX.ElectricTransportandMagnetodielectricPropertiesinYMnO3/La0.67Sr0.33MnO3Heterostructure.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2,:-.(对应学位论文第三章节,SCI:084959,IF:4.)

[2]第一作者.ZhaoYN,LuoBC,ChenCL,XingH,WangJY,JinKX.LeakageCurrerntLimitingMechanismandFerroelectricPropertiesofBiAlO3/La0.67Sr0.33MnO3Heterostructure.SuperlatticesandMicrostructures,,:64-69.(对应学位论文第六章节,SCI:098600,IF:2.)

[3]第一作者.ZhaoYN,LuoBC,XingH,ChenCL,WangJY,JinKX.PolarizationSwitchingandPhotoinducedDielectricandFerroelectricPropertiesinYMnO3/La0.67Sr0.33MnO3Heterostructure.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9(7):-.(对应学位论文第四章节,SCI:094829802,IF:7.)

[4]第一作者.ZhaoYN,LuoBC,ChenCL,XingH,WangJY,JinKX.MagneticEffectsonDielectric,andPolarizationPropertiesinBiAlO3/La0.67Sr0.33MnO3Heterostructure.PhysicaStatusSolidi-RapidResearchLetters,,11(9):5.(对应学位论文第七章节,SCI:000412200,IF:3.)

论坛日程

文案来源丨研究生院

美编丨又清

赞赏

长按







































如何确定白癜风病因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88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