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论文嘛,说写咱就写
这是社科学术圈推送的第篇文章
今天,我们聊一聊论文正文写作的语言文字处理。这一场“话聊”中,我们将讨论如下内容:
开始!
学术语言特征所谓学术语言文字,简单说来,要具备以下特征:
学术语言特征可概括为用学术圈的“洋气话”,结合学术大咖的真知灼见,总结发出自己的“学术心声”。
1学术圈的“洋气话”笔者需要准确使用本专业领域内特有的学术概念、专业用语及固定说法。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均有业界通用的相对固定的表达。
例如,哲学领域里的“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医学领域里的“病灶与病理”、“诊断、预后和疗效”、“发病率和发病指标”等。这些专业学术语言都是相对固定的,在外行人眼中,是那么专业、洋气,skr。
2学术大咖的真知灼见学术届的前辈、大家们已经编织出了璀璨的“学术星空,”其中闪烁着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
因此,养成日常记录学术理论和学术名言的习惯至关重要(保质保量的输入),这能保证我们在使用(输出)时信手拈来。
小学语文老师就教过我们,看到好词好句要记到小本本上。
在中文学术论文中,如能将中西方经典名句融合阐述,将有效提升学术格调。
3自己的“学术心声”学术语言附着于学术思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学术语言风格非一日之功,这需要长期根植于某一领域进行刻苦钻研。对于大多数不能日日浸润于浩瀚文集的同学们来说,不故弄玄虚,不刻意雕饰,用简洁平实的语言阐述研究思想,就能很好表达自己的“学术心声”。
了解了学术语言到底应该是什么样,下面,我们动手吧!从哪开始呢?
翻开一篇论文,摘要是脸面,摘要的水平可以大致反映出作者的文笔。
摘要写作方法摘要包含题目、关键词、论文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下面,举个“栗子”~
这是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的摘要部分,结构层次清晰、明确。
再来一个“栗子”~
这是一篇期刊论文的摘要部分,叙述简单清楚,将研究对象、方法、结果依次推开。
下面小知为你介绍两种写摘要的方法:
方法一:PARI法
P=Problem,即列出研究问题/研究对象;
A=Approach,即列出研究方法/研究工具;
R=Results,即研究结果/研究结论;
I=Impacts,即影响和应用/一般性推论。
具体句式如下:
1.Theproblemtosolveinthispaperis...
2.Theapproachtosolvetheproblemis...
3.Theresultsobtainedinthisresearchinclude...
4.Theimpactsofourobtainedresultsare...
汉语句式可表述为:
1.基于...理论,本文分析了……;当前,……(背景),本文从……角度/方向/领域进行关于……的研究;针对……问题/现象.,从……方面,利用……方法进行研究。
2.本文采用……研究方法/研究模型,综合比对……理论;根据……研究方法/理论模型,充分考量/考虑/分析……,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3.研究表明/显示/证实,……;数据证明,……;……的发现,对……问题的解决和突破具有重要意义/影响。
4.建议……;实践证明,……;为……,已证明……。
仔细整理四句概括,使所述表述清晰、明确,再按照从理论到实践、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有时也可能是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串联起来,一个言简意赅的论文摘要就诞生啦。
切记,摘要一定要做到内容简洁、语句凝练。
方法二:万能公式法
上一期我们详细讲述过大纲的写作方法,这里就能用到啦。根据大纲,我们捋清逻辑结构和行文脉络,然后顺次写出:
研究背景(政策+社会环境)—理论来源(参考文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建模)—示例—研究结果(结论)—推论(一般性)—反思(研究不足)......
这是一种万金油式写法,对于一些硕博论文来说可能过于简单,但可作为前期框架,后期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和修改即可。
总结一下摘要部分,两个模板送给大家:
中文摘要(期刊论文)模板
英文摘要(期刊论文)模板
硕博学位论文可在期刊论文的基础上予以充实和丰富。
常见语法错误话完摘要,下面就该进入正文部分了。在此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初中语文老师说ta教过的知识点——语句成分。(真的教过?)
语句成分知识点回顾主语,执行句子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谓语,主要负责主语动作、状态的陈述或说明;
宾语,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常在谓语之后;
定语,修饰、限定、说明句中各个成分;
状语,句中谓语修饰成分,从时间、地点、条件、方式、范围等方面对谓语进行修饰、限制;
介词,连接句中各个部分,但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学术论文需要用恰到好处的语言形式来呈现,不经意间出现的语法错误可以说是隐藏的“论文杀手”,下面我们来看看论文中的高频语法错误有哪些(大家来找茬~):
1.成分残缺
缺主语
示例:
“由本实验,表明自体血液回输机具有及时、高效、安全的特点。”
分析:本句属介词滥用,句首的“由”和后面的“本实验”构成介词词组,使这句话缺少主语。
修改:将“由”去掉,变成“本实验表明自体血液回输机具有及时、高效、安全的特点。”
这种错误出现频率极高,且不易察觉,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缺谓语
示例:
“目前我国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要在这场改革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分析:“建立与加强”的是“管理制度”,“工作”前面缺少谓语,故在“建立”前加上谓语“完成”。
修改:“目前我国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要在这场改革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缺宾语
示例:
“本课题研究了考虑滞后弹性由混凝土徐变引起的连续梁次内力。”
分析:该句宾语修饰语较长,易忽略宾语中心语,前面谓语为“研究”,而后无对应宾语中心语,应在结尾加上“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等实词。
修改:“本课题研究了考虑滞后弹性由混凝土徐变引起的连续梁次内力的计算方法。”
2.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示例:
“对于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监理部门应给予及时的纠正。”
分析:该句中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指错误,可以与“处理”或“解决”搭配,但“问题”与“纠正”搭配不当。
修改:“对于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监理部门应给予及时的处理。”
动宾搭配不当
示例:
“这种超声波能量不仅能够促进许多化学反应,甚至还可以改变某些化学反应。”
分析:该句中的“反应”属于假宾语,语意表述不够明确,应在句末加上“的进行”作为“促使”的宾语,加上“的方向”作为“改变”的宾语。
修改:“这种超声波能量不仅能够促进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甚至还可以改变某些化学反应的方向。”
主宾搭配不当
示例:
“玉米是一种创汇农业,目前我国正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已经在俄罗斯开辟了市场。”
分析:该句中的主语“玉米”本是一种农产品,并非一种“农业”,主宾不搭配。
修改:“玉米是一种创汇农产品,目前我国正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已经在俄罗斯开辟了市场。”
3.用词不妥
词性误用
示例:
“我们可以从超声测量来估计胎儿体重。”
分析:该句中的介词“从”使用不当,因为介词“从”一般是引出处所、时间和方向的,不能用在“超声测量”前,应将“从”改为“应用”。
修改:“我们可以应用超声测量来估计胎儿体重。”
关联词误用
示例:
“炼油装置污水汽提后,废气中有氨氮和硫化氢,不仅要分开处理,而且汽提塔要增加侧线,投资高。”
分析:该句中的复句属于假设关系复句,而非递进关系复句,关联词“不仅……而且”应改为“如果……就”。
修改:“炼油装置污水汽提后,废气中有氨氮和硫化氢,如果要分开处理,汽提塔就要增加侧线,投资高。”
数量词误用
示例:
“整整四百吨左右的塔桅起重机,可沿轨道行走,进行不同角度的吊卸,就位非常方便。”
分析:这是一个数量词误用的例子,定数与约数混用,造成句意混乱。可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删去“整整”或“左右”。
修改:“四百吨左右的塔桅起重机,可沿轨道行走,进行不同角度的吊卸,就位非常方便。”
4.表述不明
代词指代不清
示例:
“稀土元素的用途很广,这些情况表明了稀土元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析:该句中的“这些”指代什么,并不明确,造成语意含糊不清。
这句话应改为“稀土元素的用途很广,表明了稀土元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冗句
示例:
“除了转基因水稻外,我们应该集中人力物力来获得其他相关转基因作物的自主知识产权。”
分析:该句中“其他”与“相关”具有相近意义,重复使用显得冗赘,删去其中一个,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这句话应改为“除了转基因水稻外,我们应该集中人力物力来获得其他转基因作物的自主知识产权。”
正文论述常用结构结构是文章“骨架”,论文内容虽然因研究领域、学科的不同而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小知整理好了一份论述常用结构“清单”,请笑纳~
1.总分总结构
“总”:开篇时做一个整体的说明或者描述,呈现一种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介绍一类观点。
“分”:对这个现象、问题或者观点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论述,提出各个部分的分论点,然后寻找论据进行论证。各个分论点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不断深入,服从服务于论文核心议题。
“总”:结尾总结分论点,形式上可看作列出一个标题来进行总结,也可以只是一两个段落。
2.三段式结构
上述“总分总”结构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三段式结构,常用三段式结构有以下三种:
01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这种形式包括现象描述和本质剖析,常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田野观察、问卷调查、规范研究。
02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
这种形式则更倾向于学理性问题,对学理性问题进行规范分析,是一种基础理论型研究。
03
提出假设
↓
进行验证
↓
证实或证伪
这种形式一般被应用于实验学科之中,比如应用心理学、临床医学、社会工作等学科。
3.并列式结构
这种结构以论文标题呈现出来的核心议题为中心,从多个并列的层面加以阐述,每一层面一般围绕着一个可以支撑论文核心议题的分论点展开论证。
形式为:分论点1+论据+论证/分论点2+论据+论证,以此类推。
小结一下~
形式是为了更好地表述观点和发现,论文正文表述过程可参考以下结构:
写在结尾
写论文时常常会疲乏于程序的繁琐,恼火于研究的波折,但世间所有的事物都会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而有磨损,唯有思维,愈用愈新。专注于论文,不是为了立即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在广阔的学术星空中增添属于自己的光芒,我们一起加油~
-END-
本文内容转自广东知网、中国知网大众知识服务,封面及文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