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君士坦丁堡之战

古代白癜风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224/4580872.html
“这一年,基督徒失去了高贵的君士坦丁的城市,它被土耳其人的君主穆罕穆德夺去了。”书以年土耳其对于君士坦丁堡的讨伐为中心,从历史地理原因切入,一直讲到了这件事情在地中海各地造成的影响,以及两个宗教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又随着故事双方各个角色悄悄地淡出视野,逐渐消失而慢慢收尾。

01

生动的历史

从看到书名的时候,作为一本历史书的身份已经是一目了然了:古老酒红色的封面,上面除了一行正楷押的白字空空如也,着实像一本“瞟了一眼就想放下”的无聊书目。毕竟历史书,千万不能过于夸张。

如果翻到书的最后,还会看见好几页长的参考文献和资料,布满了密密麻麻,语言不明的小字,以及时不时插入的一段斜体书名,简直像是写论文的样子。

不过再继续往前翻阅,便可以发现,书中其实很少像它的表面所揭示的那样无趣呆板,而只是融入了诸多当时史学家和诗人对于重大历史场面的生动描写,以此从当事人的视角创造出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而已。实际上,书中所出现的“资料”并不是这样的:“年x月x日x午xx点xx分,奥斯曼帝国皇帝穆罕穆德二十率领骑兵xx人,轻装步兵xx人······到达君士坦丁堡北方五公里处······”而更可能是这样的:“我们的士兵每天感受到苏丹战争机器的强力,已经见怪不怪,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惧或怯弱。”或是这样的:“土耳其人在近距离作战中打得非常勇敢······所以他们全部死了。”作者甚至会在列举一段资料之后,自己趣味地去指出它其中不可靠的部分(例如希腊人的一则资料会处于憎恨将一位土耳其工匠的死期提前等等),或者将读者带入一个的人的思路里去思考一件事情,又用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的思路去思考下一件事,保证多方面的观点都能够被兼顾,同时防止对于任何一方形成过于绝对的观点。

02

戏剧性陈述

不论是作者所选择的事件,还是配合的题材,都十分具有戏剧性,丝毫没有史书的呆板和无聊。特别当读到苏丹的最后一次尝试即将失败,君士坦丁的一员大将却突然受伤,而他的士兵也随着他哄拥离开了,导致了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便很让人感慨。再拖几个小时,历史可能就是不一样的了,但好巧不巧,他们就是没有坚持住那最后的一点时间。另外十分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欧洲各地在君士坦丁堡失陷前后的表现。在此之前,他们百般推却,为了讨好土耳其人,不肯去支援拜占庭帝国,到了后来,才勉强因为宗教上的顾虑提供了少量帮助。而在城市失陷后,他们却“像后来人们听说9·11的消息一般”,深受打击,甚至能够“清晰的记得当时的天气”。整本书中,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是贯穿全文,可以独立出来自成体系的,而这些个体的利益衡量则最终造成了曾经如此繁华的君士坦丁堡在后期债务满满,破旧不堪,最后遭土耳其人的掠夺和血洗。不过书本也并不只是结束在战争的结束,而是随着这个城市的蜕变,继续介绍了它的后身,伊斯坦布尔中,一些人物的故事以及城市的总体发展。整本书以来自现代的,对于城市的俯视开始,又以十七世纪法国人对于拜占庭帝国最后残存的雕塑碎片的描写结尾,就像是在颜料在慢慢地褪去,或是颜色鲜艳的果枝缓缓干枯腐烂一般。“红苹果惹人摘”书的开头出现了这么一句土耳其的谚语,而在结尾时,红苹果已经几乎面目全非了,但腐烂的果实上却长出了新的生命,吸收了苹果和原本自身的养分,成为了后来的伊斯坦布尔。它既是全新的一个文化中心,但其实也是红苹果的传承和延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6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