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刊汇总文献年总目录及摘

《文献》杂志年第1期封面

建馆周年纪念之人物篇

徐森玉先生与北平图书馆柳向春

内容摘要:徐森玉是中国文博、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京沪两地的文物布局,乃至海峡两岸的文物分布,都与他有关。森玉先生曾任职图书馆多年,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壮大的亲历者。他曾在现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北平图书馆任职多年。今国家图书馆建馆将满周年,谨将前辈森玉先生在此间工作之大概略作梳理。追念前辈,寄望来者。

关键词:徐森玉北平图书馆京师图书馆

作者简介:柳向春,文学博士,上海博物馆研究员。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

梁启超《白香山诗集》未刊批点辑录聂丽娟

内容摘要:梁启超年卧病期间批点的《白香山诗集》,共条,由梁启勋过录于清康熙汪立名一隅草堂刻本《白香山诗集》之中,是稀见的梁启超学术研究未刊资料。梁启超批点白居易诗,既沿承了传统评点之学重体悟感发的特点,又融入了其思想转折时期特有的文学品鉴标准,是梁启超人生后期“情感中心说”诗学理念生成史的重要一环。本文略述此文献之性质,继而以汪立名本《白香山诗长庆集》《白香山诗后集》为次第,对梁启勋过录本进行系统释文,以供学界进一步探研。

关键词:梁启超《白香山诗集》未刊批点

作者简介:聂丽娟,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副编审。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佚文──《李诫〈营造法式〉跋》何广棪

内容摘要:民国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梁启超曾撰《李诫〈营造法式〉跋》一文,附录于陶湘同年刻印之《营造法式》中,惠赠其儿梁思成、媳林徽因。该文未被收入《饮冰室合集》,固《合集》之佚文也。该文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五月出版之《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古籍善本卷》图录,本文乃谨就梁跋详作考证,并附图录与释文,以备读者参考。又提倡开创以“中国古籍文献拍卖图录”辑佚一途,幸读者步趋焉。

关键词: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李诫《营造法式》 梁思成 林徽因

作者简介:何广棪,香港新亚研究所专任教授、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荣誉研究员。研究方向:文献学、陈振孙与《直斋书录解题》。

编纂与出版

专栏导言顾青

原版与“盗版”间的互动:

周亮工《尺牍新钞》三选与汪淇《尺牍新语》三编纠葛详考罗琴

内容摘要:清初尺牍编选出版活动盛行,其中著名的几种选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汪淇《尺牍新语》初编近四成内容盗用自周亮工《尺牍新钞》一选,汪书所标注的许多文献来源并非事实,而是钞自周书的作者小传所附文集名。《尺牍新语》二编和广编在有自己独立稿件来源以后,因袭《尺牍新钞》二选的比重大幅下降,并逐步走向独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周亮工采取了各种应对之策:如在二选、三选的出版序中痛斥恶劣的抄袭行为;尽量将二编的内封做得精致,以吸引顾客;并通过挖改或者重刻某些版面,替换或者增补大量条目。具体操作包括对全书进行补遗、增补王士禛的尺牍、将长篇尺牍替换为短小尺牍等等,以适应市场阅读需求。此为《尺牍新钞》一选至三选不同印次面貌差别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汪淇的盗用行为虽然损害了周亮工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刺激和影响了周亮工的选编、刊印、改易活动。

关键词:周亮工《尺牍新钞》汪淇《尺牍新语》初印后印

作者简介:罗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版本目录学、元明清文学文献。

《曲谱大成》编纂问题辨疑黄义枢

内容摘要:《曲谱大成》是《九宫大成》的重要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至今仅有三种残稿本存世。前人对此谱的成书多语焉不详或存在误判。事实上,《曲谱大成》卷首的《总论》乃金坛人于振所作。于振雍正元年才中状元进宫任职,故而可以排除此谱编纂于康熙年间的可能性。根据雍正朝的戏曲政策、于振生平履历及文本内证,可推断《曲谱大成》是乾隆初年官修曲谱,此谱实为《九宫大成》工程的前期成果。于振在编纂工程初期是重要的编纂官,后来或因患风痹症转由他人接任,接任者批判地继承了《曲谱大成》,并将书名“曲谱大成”变更为“九宫大成”。

关键词:《曲谱大成》《九宫大成》于振

作者简介:黄义枢,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戏曲。

胡季堂与《通志堂经解》的补刊杨国彭

内容摘要:王士禛《分甘馀话》记载,《通志堂经解》书版在康熙年间“收贮内府”。至乾隆五十年(),高宗发上谕宣布内府对此书补刊完成。通过胡季堂等人的记载,发现此书版曾存贮于苏州织造局;更鲜为人知的是,《通志堂经解》在内府补刊之前,曾于乾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间,由胡季堂等人出资进行过补刊整理。

关键词:《通志堂经解》胡季堂彭元瑞苏州织造局《四库全书》

作者简介:杨国彭,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

云南书局、官书局及其刻书考梁明青

内容摘要:清同光年间,各省官书局相继兴办,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云南书局顺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本文首先区分云南书局和云南官书局,对云南书局成立于光绪四五年间、云南官书局成立于光绪二十四年的史实作出详细考证,并通过现存局本发现云南书局与云南官书局并存三年的事实。其次,对前人所列局本去伪存真,迄今查实68种册卷,其中有20种局本是前人的文中从未介绍的,有6种局本藏于民间而图书馆未有收藏的。最后着重介绍局本的版本特征,特别是翻刻新式教科书和践行西方意义上的版权保护行为,这在各省官书局中独具特色。进一步明晰云南书局、官书局发展历程,突显其在云南近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云南书局云南官书局设立时间局本版本特征

作者简介:梁明青,云南人民出版社助理编辑。研究方向:西南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宋本《册府元龟》之蒐辑配补与校勘影印始末考胡珂、鲁明

内容摘要:中华书局年版《宋本册府元龟》,学界已多所利用,但对其来龙去脉尚缺乏具体之了解。该书主体部分是张元济年赴日访书时向静嘉堂借照,其馀部分乃国内公私藏家提供。为求卷帙完整,张元济先后试图以明钞本及明刻本配补,但最终放弃。嗣后抗战军兴、国共易鼎,商务印书馆萧条困窘,出版之事一再延宕,以致张元济终未见书,赍志以殁。直到80年代末中华书局才利用民国商务印书馆所制毛样,董理补苴,影印出版。此书之蒐辑配补与校勘影印,达一甲子,张元济、傅增湘、陈垣、赵万里、陈乃乾皆与其事,与文献学、学术史、出版史颇多关涉。

关键词:《册府元龟》宋本张元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

作者简介:胡珂,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宋史、文献学。鲁明,中华书局《文史》期刊编辑。研究方向:文献学。

文史新探

唐代诗人于武陵、于邺诗集考辨龙成松

内容摘要:于武陵、于邺为中晚唐时期两个重要的诗人,但宋代以来长期将二人混为一谈;历代艺文志和书目文献所载二人诗集又重出互见,莫衷一是,研究者稍不留意便会落入其诗、其人的双重“陷阱”。突破此难题的一条线索是寻找二人诗集的演变过程及版本渊源,据此判定诗歌的归属。通过对现存明初汇刻唐人诗集中二人诗集版本的对比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二人诗集的原貌。另一条线索是从二人生平资料中寻找其诗歌的印证,从而反推二人重出诗歌的归属,而出土于邺家族人物墓志中的新材料是重要的突破点。

关键词:于武陵于邺诗集版本墓志

作者简介:龙成松,大连理工大学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汉唐文学。

《宋会要》礼类与《中兴礼书》及其《续编》

——《宋会要》礼类诸门门名及次序复原的新线索林鹄

内容摘要:复原《宋会要》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各类下诸门的门名及排序。以往研究对《永乐大典》事目及《宋会要》辑文所留存的指示门名的种种标志进行了较充分的利用,但对其他相关文献的利用,尚嫌不足。本文针对《宋会要》礼类,尝试在这方面做初步探索。文章发现,在现存文献中,与《宋会要》礼类诸门门名及次序最接近的,应当是《中兴礼书》及其《续编》所载各门门名及次序,其重要性超过《永乐大典》事目。

关键词:《宋会要》礼类《中兴礼书》《中兴礼书续编》门名次序

作者简介:林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硏究所副硏究员。研究方向:辽宋史。

明万里海防图筹海系研究李新贵、白鸿叶

内容摘要:筹海图是郑若曾、胡宗宪绘制的《沿海山沙图》。筹海系包括此图及受其影响摹绘的《海不扬波》等。该图系有三个突出特征:近洋,绘制有停泊战舰的岛屿;沿海,绘制出支援海洋作战的建置与辅助作战的设施;因增添沿海设施与减少内地建置所形成较短图之纵幅,也是该图系的显著特征。筹海系背后隐藏着绘图者远洋出击与近洋防御协同的海防思想。

关键词:筹海图筹海系《沿海山沙图》《海不扬波》海防思想

作者简介:李新贵,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文古地图、历史地理。白鸿叶,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中文古地图。

《文献》年第2期封面建馆周年纪念之典籍旧事

编者按:

《赵城金藏》成书于金代,是现存各版汉文大藏经中的稀世珍品。原藏于赵城(现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年夏被发现。抗日战争时期,该地区为日本占领区。年2月,八路军太岳第二军分区将这部近五千卷的珍贵经卷抢运出来秘密存放。年移交北平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收藏,成为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并列的四大“镇馆之宝”。

今年恰逢国家图书馆建馆周年、经卷入藏亦将届满七十周年。本期刊发李万里《救护〈赵城金藏〉始末》一文,通过对当事人和知情者的采访,真实还原战争岁月中革命前辈为保卫这一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立下的丰功伟绩。并寄托我国图后辈的崇敬与怀念。

救护《赵城金藏》始末李万里

作者简介:李万里,原太岳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史健(李维略)之子。高级工程师,北京电子学会咨询顾问,年退休。

石刻文献研究

专栏导言孟宪实

三方北朝墓志辨伪

——再论北朝墓志著录中的伪刻问题刘琴丽

内容摘要:文章对北朝时期的三方墓志进行了辨伪,指出《北魏王飏墓志》凿改自《北魏王晧墓志》,《东魏周利华墓志》凿改自《北齐王令媛墓志》,《北齐□韶墓志》凿改自《隋赵韶墓志》。并且对马立军所汇集的北朝伪志进行了补充,增补了三十八方北朝伪刻(含疑伪)墓志。

关键词:《王飏墓志》《周利华墓志》《北齐□韶墓志》北朝伪志

作者简介:刘琴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石刻文献与隋唐五代史。

子贵母死的谢幕

——《魏瑶光寺尼慈义墓志铭》研究蒲宣伊

内容摘要:北魏政治有“子贵母死”的传统,至宣武帝已经接近结束。但宣武帝的猝然离世和孝明帝年幼即位,致使皇后高英与孝明帝生母胡氏之间,上演了一出最高权力争夺战,“子贵母死”再一次以血淋淋的姿态展现在历史舞台上。胡氏最终胜利,不仅完成了她由灵太妃转变为灵太后的升级,也为“子贵母死”划上了历史的句号。《魏瑶光寺尼慈义墓志铭》为了解这一事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子贵母死”研究的重要史料,而研究者较少注意佛寺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子贵母死佛寺高英灵太后

作者简介:蒲宣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隋唐史。

新见隋代墓志铭三种考释党斌

内容摘要:本文对新见的三方隋代墓志铭进行释录,因三方墓志志主及其家族成员在《魏书》《北史》等正史中均有记载,故志文内容可与正史互相补证。又以出土墓志为基础,结合典籍文献记载,梳理了陆氏、乙弗氏家族世系,补充和更正了传世文献记载的疏误。同时探讨了鲜卑族在南迁汉化过程中更改籍贯的问题。

关键词:隋代墓志鲜卑族陆氏乙弗氏

作者简介:党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石刻文献理论与研究。

洛阳新见唐葛逻禄《炽俟思敬墓志》研究王庆昱、杨富学

内容摘要:最近入藏洛阳龙门博物馆的一方葛逻禄炽俟氏墓志,根据志文可知葬于长安高阳原。唐代葛逻禄部族主要活动在西域,与唐中央政府联系密切。唐代在葛逻禄活动地区,设立羁縻府州,由其部落首领担任。炽俟氏作为三姓葛逻禄的一支,其首领担任大漠州都督,并且接受唐朝的册封。新近出土的《炽俟思敬墓志》,不仅记载了其祖上担任大漠州都督的事实,还提供了葛逻禄人入居长安的信息。同时结合之前出土的炽俟氏的墓志,我们推测在长安高阳原有入居长安的葛逻禄炽俟氏的家族墓地。

关键词:葛逻禄炽俟氏大漠州都督墓志高阳原

作者简介:王庆昱,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代墓志。杨富学,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研究员。研究方向:敦煌学、西北民族史。

从近出高道田僓墓志看唐玄宗的崇道活动牛敬飞

内容摘要:通过解读盛唐高道田僓墓志,可知史传所载开元十九年立五岳真君祠是在唐玄宗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5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