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星槎胜览一部全面系统地记载郑
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太监郑和奉皇帝之命,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远航东南亚和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事和大航海时代的先声。《星槎胜览》就是全面系统地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珍贵文献,和《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一起,成为了解和研究郑和下西洋以及当时亚非各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星槎胜览》明·费信
《星槎胜览》的作者费信,字公晓,自号玉峰松岩生。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十四岁时,代亡兄为太仓卫戍军。费信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幼笃志好学,“日就月将,偷时借书而习读”。当时的太仓是明朝政府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曾在这里设立过黄渡市舶司,管理海外诸国通商事务。费信在此服役多年,见闻较广,加之其“颇练达知书”,因此在郑和出使西洋,选拔“文采论识之士”为随员时,“信首预选”,时年二十二岁。
自永乐七年()开始,费信跟随郑和等人,先后四次下西洋,分别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及第七次(),历时二十余年,亲临亚非二十多个国家,“历览诸番人物风土所产”,每到一处,费信都注意观察当地风土人情,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在公务之余,“伏几濡毫,叙缀篇章,标其山川、夷类、物候、风习诸光怪奇诡事,以储采纳,题曰《星槎胜览》”。宣德九年(),费信回到家乡,整理下西洋期间所记文稿,在正统元年()正月,最终完成了《星槎胜览》一书。
费信
该书原本分为前后两集,前集所记均为费信亲身游历过的国家,即“亲监目识之所至”,共有占城国、宾童龙国、灵山、昆仑山、交栏山、暹罗国、爪哇国、旧港、满剌加国、九洲山、苏门答腊国、花面国、龙牙犀角、龙涎屿、翠蓝屿、锡兰山国、小口具喃国、柯枝国、古里国、忽鲁谟斯国、剌撒国、榜葛剌国等二十二国。后集乃“采辑传译之所实”,主要是采自它书和传闻而成,其中有些内容采自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计有真腊国、东西竺、淡洋、龙牙门、龙牙善提、吉里地闷、彭坑国、琉球国、三岛、麻逸国、假里马打国、重迦逻、渤泥国、苏禄国、大口具喃国、阿丹国、佐法儿国、竹步国、木骨都束国、溜洋国、卜剌哇国、天方国等,亦为二十二国。全部共计四十四国。每国之后,都系有一首纪行小诗,简要概括相关内容,除了后集阿丹国篇小诗为七言诗外,其他各国均为五言。
《星槎胜览》具有重要史料价值。首先,该书记载了不少郑和下西洋所到的国家及其活动情况,可补《明史》之缺。如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史实,明史缺载,相关活动更是阙如。而《星槎胜览》锡兰山国篇则记载了永乐七年()郑和曾在当地布施并建石碑;九洲山篇记载了永乐七年郑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径有八九尺、长八九丈者”六株,运回中国;满剌加国篇记载了永乐七年郑和等在那里建碑封域等,详实地记载了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时间及具体活动情况。其次,该书对于研究东南亚国家和北印度洋沿岸各国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中所记四十余国,对其位置、沿革、都会、港口、山川地理形势,社会制度及政教刑法,人民生活状况,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以及生产状况,商业贸易和气候物产,等等,都做了扼要的叙述,内容丰富,很多都是关于当地的最早记载,其价值不言而喻。如暹罗国的货币制度“俗以海代钱,通行于市,每一万个准中统钞二十贯”;吉里地闷篇“凡其商舶染病,十死八九,盖其地甚瘴气。男女断发,穿短衫”;佐法儿国篇“牛羊驼马惟食鱼干”;翠蓝屿篇“惟在海网捕鱼虾,及蕉椰子之为食啖也”等,均为研究当地经济、风俗及物产的重要史料。再次,该书记载了不少中外交流尤其是华侨史的珍贵资料。如书中暹罗国篇“遇我中国男子甚爱之,必置酒致待而敬之,欢歌留宿”;满剌加国篇“男女椎髻,身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种也”;真腊国篇“番人杀唐人则偿其命,唐人杀番人则罚其金,无金卖身赎罪”等内容,均反映了十五世纪华侨移民东南亚的某些情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最后,和同为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史料《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相比,《星槎胜览》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费信先后四次下西洋,是上述三书的作者中次数最多的;《星槎胜览》记载了四十余国的相关情况,也远多于《瀛涯胜览》和《西洋番国志》所记的二十余国。除此之外,《星槎胜览》还为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史和科技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星槎胜览》的版本主要分为原本和删削本两种。费信完成原本后,由于觉得自己水平有限,此书尚有可删削之处,故在序言中云:“书既成,稿未获删正。倘遇明师硕儒,笔则笔,削则削,愚信效勤之诚,鄙陋之至,可得所伸矣。”后来的昆山名儒周复俊在闲暇之余,“稍加删析,录一净本,置六梅斋中”。周复俊的删削本分成四卷,文字雅洁,被收入《古今说海》《历代小史》《纪录汇编》《百名家书》《格致丛书》《学海类编》《借月山房汇钞》诸书,流传甚广,而原本遂不彰。与周复俊同时的归有光家藏原本,虽然也觉得此书“辞多鄙芜”,但却不赞成删润,认为费信“当时所记虽不文,亦不失真,存之以待班固、范晔之徒为之可也”,因此与好友周孺允藏本对校。原本后收入《国朝典故》,并有传抄本流传至今。民国年间,冯承钧以三种原本精校,并附以删削本中的文字,供读者对照参考,于一九三六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星槎胜览校注》一书,至今仍是《星槎胜览》诸版本中最好的一种。
为了铭记费信的历史贡献,早在民国三十六年(),国民政府就把南沙群岛礼乐滩的西南岛屿(位于北纬十度四十九分,东经一百一十五度五十分)命名为费信岛,并沿用至今,以作为对费信的永久纪念。
相关图书推荐
《苏州传世名著·导读卷》
《苏州传世名著·导读卷》编委会编
古吴轩出版社
年11月第1版
.00元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公益目的。本平台使用的非本站原创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若内容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