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新冠后需要注意这些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数据显示: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明显的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高峰阳性人数达万,阳性率达29.2%,3月2日为人阳性,以及1.3%的阳性检出率(图1)。这意味着尽管我国居民新冠感染高峰期已经过去,但是每天仍有许多散发病例,新冠病毒感染并没有完全消失,我们对待新冠感染仍不可掉以轻心!
图1: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高血压患者人数已接近3亿。高血压未经治疗,患者可在3-5年出现部分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病等高致残致死性疾病。全国每年因血压升高所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余万。
在疫情期间,既往研究发现高血压是新冠肺炎最常见的合并症,有证据提示新冠感染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病情更重,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风险更高。
廖新学教授
?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心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与科研工作32年,研究方向: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科研基金14项,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篇,其中SCI论文39篇
?主编《高血压基础与临床》、《妊娠期安全用药查询手册》,主译《高血压临床实用指导》,主审《心电图轻松读》,副主编《心血管疾病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内科症状鉴别诊断》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高血压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大湾区心脏病会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医师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内科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脑血管慢病管理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男性健康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高血压患者感染新冠后有什么影响?年Nature医学发表的最新研究[1],纳入近15.4万名SARS-CoV-2感染者,研究发现COVID-19感染者康复后12个月内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包炎、心力衰竭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该项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新冠感染对心血管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而来自武汉的长期队列研究[2],纳入例新冠患者,问卷调查涵盖五个器官系统的27种症状,结果显示:与其他基础疾病患者相比,高血压患者感染新冠后更容易出现中重度后遗症(图2)。
图2: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中重度后遗症
另有研究[3]显示: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患者感染新冠后炎症反应更强,死亡风险增加96%;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更高,死亡风险增加%(图3)。
图3: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死亡风险升高
可见,高血压患者感染新冠,不仅对心脑血管有长期不良影响,还会更容易出现身体和认知等的后遗症问题,更会显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感染新冠后需确保血压达标,同时要注意保护心脑血管。
高血压患者日常治疗,需兼顾长效降压与心血管保护目前,尽管我国患者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有显著改善,但是高血压控制率仍不理想,仅为16.8%[4](图4)。
图4:我国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
大型研究表明,有效的达标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20%,冠心病风险17%,心衰风险28%,卒中风险27%以及全因死亡风险13%[5](图5)。
图5:降压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来自Hypertension的最新研究[6],纳入英国名50至90岁的糖尿病患者,随访7.3年,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当SBPmmHg时,心血管事件风险最低。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同样推荐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均应强化降压。除了强化降压使血压数值达标,高血压患者还应重视血压的短期与长期变异,以实现24小时和长期血压达标的目的。今年最新的研究[7]指出,24小时血压是预测心血管风险的理想指标。TTR研究是有关血压达标时间与心肾事件发生率的研究,年最新纳入2项临床试验的参与者的TTR研究结果[8],显示:血压达标时间越高,心肾事件发生率越低(图6)。
图6:血压达标时间越高,心肾事件发生率越低
此外TIME研究[9]提示:长效药物是控制24小时血压和夜间血压的有效措施。因此,有国际高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10]指出,降压治疗的关键目标是使用长效降压药物实现24小时的血压控制。
因此,高血压患者日常管理不仅需要血压值达标,更需要血压达标的时间能维持24小时,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脑肾等器官。
新冠感染时期哪些药物能给高血压患者更多保护?我们日常高血压服用的药物大致如下(图7):
图7: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和常用命名
年发布的《新冠感染与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11]指出,ACEI/ARB不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不良事件。同时建议已服用ACEI/ARB类药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时继续服用此类药物。
最新的国内外指南推荐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优选A+C,即ACEI或ARB+CCB类药物的治疗。然而有研究[12]证实,使用ACEI治疗可抑制新冠相关炎症反应,有利于降低新冠导致的重症风险,而使用ARB药物却无类似效应。因此,若对高血压患者感染新冠,我们优先推荐使用ACEI+CCB的药物联合控制血压,两者在机制上还能互补,减少咳嗽、水肿发生风险(图8)。
图8:ACEI/CCB药物的作用机制
若是患者不想同时服用两片药物,可考虑选用单片的复方制剂降压药物,例如可强效降压的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13],两种成分半衰期均超30小时[14],可长效控制24小时血压可对治疗方案进行简化,方便患者的服用。
更重要的是,ACEI+CCB的药物联用也被证实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超过5万例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显示,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预后(图9),起到保护重要靶器官的作用。
图9: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经典成分,心血管事件链全程保护
结语综上所述,新冠感染仍未完全消失,我国高血压患者人群庞大,血压控制率不足对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巨大,而高血压患者感染新冠后对心血管系统有长期影响,明显增加了中重度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风险,因此新冠患者高血压治疗更需要兼顾降压治疗与心血管保护,ACEI+CCB是优先推荐的治疗方案,例如培哚普利/氨氯地平不仅能强效降压,更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一日一片,也有利于提升广大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NatMed.Mar;28(3):-.
2.MolPsychiatry.Jan23:1–9.
3.ArchMedRes.May;52(4):-.
4.胡盛寿,等.[J].中国循环杂志,,34(3):-.
5.Lancet.Mar5;():-.
6.Hypertension.Dec30.
7.HypertensRes.Feb3.
8.Hypertension.Feb;80(2):-.
9.Lancet;:–25
10.JHypertens.Oct1;40(10):-.
1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年第6卷
12.NatBiotechnol.Jun;39(6):-.
13.GlezerMG.Kardiologiia.Oct14;59(10):31-38.
14.美国FDA网站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1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