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与自由思想的艺术博学狡黠,寄希

历史上总有一些特别的人物,与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格格不入,但却在后世获得极高的赞誉。

比如说19世纪荷兰画家梵高,在37年短暂的生命里活得艰辛困苦,生前仅仅卖出过一幅画作,作品被当时主流的学院派批得一无是处,但现在却是世界公认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相较于梵高的被动无奈,18世纪法国作家德尼·狄德罗却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想法不会被所处的时代接纳,他选择主动地隐藏自己。

狄德罗于年去世时,被称颂为“改变国家的一代领袖思想家”,但就连他的好友都认为这样的称赞有些言过其实,理由是没有与之相称的一流作品。

然而在狄德罗去世后的多年间,接连不断被发现和出版的遗作证明了世人对他的了解仅仅是冰山一角。

直到年,狄德罗所有作品全部重现于世,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他生前获得那些赞颂确实不够匹配,不足以体现这位天才深入而广袤的思想以及超越时代的目光。

狄德罗的很多故事也很让人好奇,他的作品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他是如何保证作品在自己去世后能留存完好?他一个法国人,为什么和俄国著名女帝关系那么好?狄德罗在世时公开的作品算不上多,为什么名气那么大?

了解一个名人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传记,因为相对于碎片化的信息,传记通常都是系统和考究的,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快速地理解这个人。

关于狄德罗的种种好奇,我从甲骨文系列丛书《狄德罗与自由思想的艺术》中获得了不少答案。

《狄德罗与自由思想的艺术》封面

这本书由卫斯理大学教授安德鲁·S·柯伦历经4年时间书写完成,柯伦作为法国启蒙运动及狄德罗思想研究专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整理了狄德罗生平故事以及他在艺术、道德、政治和宗教等领域超越时代的思想和见解。

《狄德罗与自由思想的艺术》的第一部分,以编年史的形式讲述狄德罗人生的四个主要阶段;第二部分主要讲述狄德罗后三分之一人生中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12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