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珠饰文献译文,泰国南部的玻璃眼状珠

北京儿童皮肤病医院讲解治疗的药物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3/8810664.html

泰国考室维猜(素叨他尼省)发现的玻璃眼珠的特征研究

CharacterizationoneyeglassbeadfoundatKhaoSriVichai

(SuratThani),Thailand

PhysicsProcedia48()23-29

K.Won-ina,Y.Thongkamb,W.Dhammanondac,J.Dutchaneephetd,T.Kamwannae,

S.Intarasirif,S.Tancharakorng,W.Tanthanuchg,P.Dararutanah,*

玻璃眼状珠起源于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近东地区,并扩散到了地中海沿岸和亚洲地区。在泰国,这类珠子通常在南部地区的几个考古遗址,特别是港口遗址中被发现。在我们的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SEM-EDS)、质子激发X射线发射光谱(PIXE)、微束X射线荧光仪,同步辐射光谱(μ-SRXRF)和拉曼光谱对玻璃眼状珠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玻璃眼状珠采集于泰国素叨他尼省的考室维猜地区,这种玻璃珠为黑色玻璃的珠身,上装饰有玻璃制成的蓝瞳白目的眼球图案,相似的玻璃珠在中国战国的墓葬中也出土过。泰国出土的玻璃珠的主要化学构成为碱性硅酸盐玻璃,表面显微结构的观察显示有风化迹象。这种玻璃珠的发现是古代长距离贸易和交换流通网络的一则证据。

1,简介

表面有着点状或圈状“眼睛”装饰的珠饰在古代制作的珠饰中占有很大比例。在不同的文化系统和文化期中,“眼睛”这种符号在魔法信仰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眼睛珠饰往往被认为具有辟邪的功效。尽管如此,眼状珠的装饰作用依然不能被忽视。最早的眼状珠通过将融化的玻璃棒料尾部在基底珠体上画圈得到眼睛状的图样。

最早的由玻璃制成的眼状珠是发现于中国的多彩眼状珠或“蜻蜓眼”珠,这种珠子基地为一个彩色玻璃珠,上面装饰有由多层彩色玻璃反复叠加而成的同心圆眼睛图案。这种装饰体系起源于公元前第二个千年中期的近东地区,之后更扩散到了地中海、中亚以及中国。之前在中国湖北丹江口出土的玻璃眼状珠是质量百分比10%左右的铅钡玻璃,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成像显示其具有五层高钡和汞的部分熔融材料层。

考是维猜(素叨他尼省)是一个位于泰国南部地峡东岸的重要考古地点,由于大量玻璃碎片的发现,这里被认为在公元6-10世纪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转站,此地连接了中东、东南亚和中国。此外,考古学的证据还暗示了此地可能有玻璃加工工坊。

本文中,我们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SEM-EDS)、质子激发X射线发射光谱(PIXE)、微束X射线荧光仪,同步辐射光谱(μ-SRXRF)和拉曼光谱对考室维猜出土的玻璃眼状珠的成分进行定量研究。

2,实验

实验对象是一块发现于考室维他考古现场,尺寸大约为0.4X0.5X0.4cm的碎片,文中称为“eb”,其基底黑色,上面装饰有在白色“眼球”中蓝瞳褐眶的眼睛状图案,其形制与中国战国墓葬出土的玻璃眼状珠类似。我们的这件标本表面由于长时间在地下埋藏而受到了严重的腐蚀。

图1,玻璃珠样品表面的元素分布

由于不能对样品做破坏性处理,故仅用蒸馏水对样品表面冲洗,并放置在热风箱中24小时保证样品湿度的均一性。样品表面确定了三个激光光谱点位供EDS和PIXE分析使用。

样品的结构成分分析使用的是清迈Maejo大学的JEolLV电子显微镜与牛津仪器INCAPentaFETx3分析系统,该套系统的工作电压为15千伏,工区时间50秒,放大倍数倍。

PIXE分析使用位于清

迈大学物理研究中心的1.7MV串联加速器产生的2-MeV质子束,样品表面准直直径1mm,电流10nA,硅(锂)探测靶。探测器前放置了74纳米0.38%相对孔面积mayla箔而减少低原子系数元素引起的干扰,PIXE光谱定量化学成分分析使用GUPIXWIN代码,定量分析校准包括总氧化物在(%-X)区间的归一化,X的值代表氧化钠和氧化镁的总量,元素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常规测定。

样品分析之前,化学成分的测定用PIXE和EDS相互对照,所使用的标准是光学玻璃已知的化学成分,如若PIXE和EDS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则使用PIXE的检测结果与EDS的结果相比较。

同步辐射光谱(μ-SRXRF)检测在泰国同步加速光场研究中心进行,该检测旨在查明样品中金属元素种类及其作用,并且查明样品中的元素分布。不同颜色玻璃的拉曼光谱研究使用的是泰国宝石与珠宝研究所的RenishawInVia显微紫外光拉曼光谱仪。

3,结果与讨论

表1综合了EDS和PIXE的化学分析结果,该样品为碱性硅酸盐玻璃,二氧化硅的含量非常高,氧化钠的重量百分数为6.0wt%左右。氧化锰在白色玻璃的部分的重量百分数为2.5-4.0wt%、4.0-7.0wt%、2.5wt%、5.0-6.0wt%,白色玻璃应为高镁玻璃。黑色玻璃基底中有大量的铅,说明铅化合物可能被用作助熔剂。三氧化二铝和氧化钙的浓度说明石英砂应该是玻璃种硅的来源。另外,PIXE和μ-SRXRF都显示了有低浓度的砷作为痕量元素存在,图1和图2也显示了这个现象。少量的过度金属化合物如二氧化钛、氧化锰、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铜是由原料中的杂质带入或是特意为玻璃的至色而加入,又或是用于蓝色玻璃中的脱色剂。

表1,EDS和PIXE分析结果

图2,XRF光谱数据

根据研究玻璃的不透明度是受到玻璃中结晶程度的影响。铅氧化物在玻璃中不光起到了降低熔点的作用同时也是玻璃中的构架氧化物,在此同时,铅氧化物也是玻璃的一种重要的不透明剂,此项技术一直被从公元前1年近东和埃及的玻璃工使用到罗马时代。

图三是玻璃样品在到0微米的拉曼光谱分析图,同一种颜色的区域内的拉曼光谱是类似的,但是在不同颜色区域内,分别在-,-1和-1微米区间内有明显不同。在无定形硅酸盐的拉曼光谱中可以观察到两个分别位于微米和0微米处的峰值,这两个峰值分别对应了硅氧四面体中的弯曲和拉伸健,根据不同健(硅-氧拉伸健和硅-氧-硅弯曲健)的强度可以识别出不同种类的玻璃。在高凝聚的硅氧四面体中,拉曼强度也高,而在由于助熔剂影响的低凝聚硅氧四面体中,健之间的强度也被削弱。在本研究中的这件玻璃样品中,这两个峰值分别位于微米和微米处,这说明了其结构中有独立和低聚集的硅氧四面体,这种现象说明了玻璃的结构中存在有大量的氧化铅(铅-碱玻璃)。在玻璃工业中,某些元素如铜、铁、钴和金被加入到玻璃中以求至色,尽管本研究中的玻璃是有色的,但拉曼光谱仅显示了玻璃的波形,没有至色剂的拉曼光谱波形出现。

图3(上)拉曼光谱图图4(下)电子显微镜表面观察

从图4中可以看到玻璃样品的表面严重腐蚀,这是由于在埋藏过程中环境与土质的化学作用使钠流失掉了,但相反的,铝的含量很高,这是因为铝是不溶解的。

4,结论

这件玻璃眼状珠是碱-硅酸盐玻璃,氧化钠、氧化钾和氧化锰的含量都比较丰富,同时三氧化二铝和氧化钙的含量也很可观,此种玻璃的基本配方由硅、铝、钙、钾和钠的氧化物构成,其他的化合物起到了助熔剂和染色剂的作用,玻璃的至色是由微量元素替换或加入到玻璃骨架中引起的,玻璃的不透明度是由于不透明剂引起的微晶化。

泰国的玻璃眼状珠中钠、铝、钾和钙的含量与中国战国的玻璃珠不同,而钡和汞则没有出现在泰国的样品中。前者此类玻璃广泛分布于近东、地中海、中亚和中国。

本研究说明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SEM-EDS)、质子激发X射线发射光谱(PIXE)、微束X射线荧光仪,同步辐射光谱(μ-SRXRF)和拉曼光谱对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古代玻璃眼状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技术资料,相信这些重要的信息将为古代玻璃的陆地及海路贸易研究提供帮助。

??本文的原文文本及图片属于原作者及出版单位所有

————————————————————————————

华丽的分割线

刘妖怪有话说:

本文实际上发表在一份物理学的期刊《PhysicsProcedia》上,所以关于珠子本身的考古学信息并不是很多,文中指出这个珠子的残片出自泰国南部地峡的东岸,该地是一个重要的考古遗迹,年代介于公元后6-10世纪,相关参考文献是ThongkamY.,9AstudyofglasswarefromarchaeologicalsitesonthesoutherncoastofThailandpriorto11thcenturyAD.MasterThesis,SilpakornUniversity,Thailand.这是一份硕士论文,作者Thongkam也是本论文的第二作者,不幸的是,原文是泰语!刘妖怪虽然流落泰国街头多年但是一个字也看不懂,不过在这里作者暗示文中所涉及的这个玻璃珠的年代应该是6-10世纪。

在本文中,对于这片碎片作者并没有进行破坏性研究,按理来说,应该至少切一个片,因为原理上来说表层和内部的元素流失的程度,不过可能是因为样本太小,只有0.4X0.5X0.4cm,所以即便有钠元素在表层和内部的流失应该是差不多的。

一个有趣的小细节,这份论文的审稿人是武汉理工大学的XIUJIANGZHAO教授,可能是编辑看文章的内容里提到了中国湖北的战国墓所以把稿子发给了湖北的教授审,这只是我猜的。

类似的琉璃珠,在泰国南部发现不少,本文的封面的那颗珠子应该和这篇论文所研究的珠子是同一类型,图片来自于ThavachchaiRannut的图册《Pre-HistoryOrnamentandBeadsVol3ROMANBEADS》,很明显,这颗珠子,包括论文中的这颗珠子残片,并不一定产于泰国本地,而有可能是来自于地中海沿岸的舶来品,相关的文献以后陆续翻译。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提到的中国战国琉璃珠,在楚国完蛋以后几乎绝迹,另外在和制作工艺上与本文内的这颗珠子属于不同的两个体系,本文的珠子更应该与地中海沿岸和印度出土的珠子的资料进行类比,事实上那一边的确有一摸一样的东西。但考虑到本文的绝大部份作者都是物理学和化学背景,所以在考古学的内容考虑不充分是可以原谅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gs/8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