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复盘今年新闻学最容易考的基础知识

/用心耕田水到渠成/

唤醒

沉睡的森林

hello,小伙伴们

离考试还有17天

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最后一段时间

让我们化繁为简

再次回顾基础知识

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带来了

「考前基础点睛」专栏

为大家锁定最易被考察的基础考点

这次带大家巩固的是

新闻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新闻学」是新传考研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小田心也一直建议大家进行全书全面复习。建议考前再把所有的考点都回顾一遍哦~

今天,小田心就不给大家去重复划重点了,主要为大家提供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近年各大高校的高频考点;一方面是大家平时比较容易忽略的“冷门”考点。另外注意,下面的内容不包含课本外的补充内容哟~

ps.每个院校的参考书不同,每个考点的具体阐述,可以以目标院校参考书为主。

01近年各大高校高频考点

以下考点重要性不分先后

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与其反映对象的符合性关系。符合,就是真实的;不符合,就是不真实的。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求每个单篇报道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实有其事,同时新闻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全面、正确的;第二,要求一个新闻机构乃至一个国家的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向人们真实地再现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概貌,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职业属性。

考点

新闻真实的含义

新闻真实的三种状态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在我国坚持新闻真实的极端重要性

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新闻失实的分类

新闻失实呈现的特点和趋势

新闻炒作

网络语境下的新闻失实

后真相时代与新闻失实

……

舆论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以及有关事态的构成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成分和非理智成分。具体来说,其具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的特点,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它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

考点

舆论的特点

舆论的社会功能

舆论引导

舆论监督

舆论反转

舆论失焦

舆论暴力

舆论新格局

舆论场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形成机制

舆论与舆情的区别

……

新闻专业理念

对于新闻业来说,新闻专业理念是为了确保新闻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有效功能的一种保障,从而也是新闻业赖以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立足的保障。关于什么是新闻专业理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综合学者、记者们的意见和新闻媒体实践,新闻专业理念是: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历史上看,对新闻专业理念干扰最大的是来自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市场压力。坚守新闻专业理念,事关传媒业的存亡兴衰,是传媒业从业人员为公众服务的具体体现。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是新闻专业理念的外化形式;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则是新闻专业理念的内化形式。

考点

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反思与重构

新闻专业主义2.0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人

……

新闻价值

我国新闻界对新闻价值这一概念的认识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1)标准说——认为新闻价值是记者、编辑衡量新闻的尺度和标准;

(2)素质说——认为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这些特殊素质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大小;

(3)效果说——认为新闻价值就是指新闻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作用和效果;

(4)功能说——认为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所具备的能引起社会效果的功能。

考点

新鲜性

接近性

重要性

显著性

趣味性

共同兴趣

宣传价值

新闻价值观

网络新闻价值标准的变异

……

反转新闻

作为一种新闻现象,反转新闻又被称为逆转新闻、新闻反转剧等。在已有的研究中,据众多学者的说法,反转新闻是指一条新闻刚发布时,舆论迅速将矛头指向其中一方,随着更多新闻细节的公布,新闻剧情出现逆转,舆论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大的反转。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转新闻”是对新闻事实的尊重与回归,“反转新闻”的核心是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可看作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纠偏过程的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支持“反转新闻”过程中出现的失实新闻报道。失实新闻报道不仅损害媒体公信力,更会加剧社会信任危机,带来潜在的社会秩序紊乱的风险。从这个角度看,“反转新闻”又有负面意义的一面。

考点

反转新闻的特点

反转新闻的负面效应

反转新闻的形成原因

舆论反转

新闻“乌龙”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考点

党性原则

为人民服务原则

正面宣传原则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原则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

……

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

第一,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第二,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第三,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第四,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第五,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

考点

UGC

众包新闻

迭代新闻

自媒体

媒体深度融合

县级融媒体

中央厨房

新型主流媒体

……

新闻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新闻五要素是指: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即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它们都以W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五W”。当下,新闻要素已经由五要素发展到六要素(增加一个How——如何),再发展到现在的七要素(再增加一个Meaning——意义)。其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考点

新闻五要素

新闻七要素

新闻要素的作用

其他

除上述考点外,以下考点也是各大高校近年来的高频考点,请着重复习。再次提醒,「新闻学」中的所有知识点都很重要,大家尽量再整体温习一遍。

软新闻与硬新闻

新闻生产

新闻选择

正面报道为主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受众中心原则

新闻与信息

新闻与宣传

四力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法规)

新闻事业的类型、功能、性质

符号的含义、功能、能指与所指

媒介审判

媒介寻租

新闻伦理

公民新闻

新闻场域

受众的权利

用户体验

数据新闻与可视化表达

网络直播新闻

VR新闻与AR新闻

短视频新闻

新闻客观性

新闻透明性

精确新闻

02易被忽视的“小考点”

以下为大家平时复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新闻学概论》等教材中的“小透明考点”,请大家根据下面的内容查漏补缺。同时也要提醒大家,要根据自己所报考院校的考试风格来选择性的复习,以下考点中,如为次要考点,则大致了解即可。(例如,西政、成理、社科院的同学,还是以本院校参考书上的名词为主,不用过多补充。)

新闻事业

主要新闻观念

新闻活动的四要素

合理想象

用事实说话

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

新闻接受与一般商品接受的比较

延缓性新闻

新闻接受的过程

精准营销

长尾理论

新闻建构理论

发展新闻学

中国新闻改革

媒介生态环境

风险社会

制播分离

新闻洗稿

小新闻大传播

新闻事业的管理

新闻发言人与新闻发言人制度

新闻体制

媒介失语

媒介偏见

新闻法制

媒介市场

新闻歧视

编辑方针

……

-田心说-

以上罗列的知识点较多,但小田心相信各位小伙伴对大多数知识都已经掌握啦~小田心建议,在考前再将以上考点快速巩固一遍,冲刺高分;备考较好的同学或目标院校主要考察书本知识的同学(如西政、社科院、成理),还可将重点笔记、课程中提到的所有新闻学的知识点都再过一遍,确保“零失误”。

当然,如果你之前新闻学复习得不太好,现在复习时间又有限,那你至少要做到的是在掌握小田心划的重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多背诵。

总之,大家根据自身的复习情况进行选择即可。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啦,加油!

参考文献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张小元

祝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gs/139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