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推荐出土文献学地不爱宝,文献
出土文献主要指出土文物中的文字资料,从载体这一角度,出土文献主要以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石刻为大宗,其馀有陶文、盟书、瓦当文字、砖文、玺印、纸质文献等。其中,有的已形成了自身的独立的学科,像甲骨文;有的则成为其他学科的一部分,如金文。狭义的概念,一般是指出土的书籍(包括典籍和公、私文书),主要是指出土的简牍、帛书和纸质文书等。
历史上简帛出土屡见记载,汉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得古文经书及晋太康二年汲冢出土竹书是影响最大的两次。自19世纪末以来,出土简帛文献较多,与甲骨文、金文、敦煌文献、明清档案一样,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形成了国际性新学科,是文献领域不可忽视的新天地。
近年来,由于主动性或抢救性发掘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及若干简牍的先后出现,整理、公布的文献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如清华简、郭店楚简、上博楚简、睡虎地秦简、放马滩秦简、马王堆帛书、北大汉简、安大簡等。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古来大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这些出土文献丰富了古文献的内容,解决了某些学术上悬而未决的问题,重写了中国古代学术史,为考证古书的时代及真伪、校补古书讹脱、释读古书文义提供了可靠的最新依据,促进了汉语言文字学的发展,为研究战国文字、秦汉文字提供了大量素材。与此同时,出土文献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对相关学科如古典文学、哲学、历史学等,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新课题。
《汉代简牍草书整理与研究》
作者:李洪财
ISBN:8
出版日期:年1月
定价:.00元
内容简介:本书以汉代简牍中除了工整规范隶书以外的所有草书材料为研究对象,对汉简草书的文字特点、书写情况、释文整理等作全面考察研究,尤其注意相关文字的考释整理。本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绪论、专题研究和附录,对汉简草字的构形、同形、形近、误字、书写现象、文字考释等问题深入讨论。下编为汉简草字汇编,共收集汉简草字将近三千个字头,三万多个字形,汇编后附有存疑字、未释字、合文、连写字、符号表。这是目前材料最新、释字相对准确、字形最丰富的汉代简牍草字汇集。通过本书研究整理,共发现和解决汉简释文中多处错误,并且建立了最新的汉简草字汇编。对了解和考察汉代简牍文字的构形和书写情况有一定作用。
《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官文书整理与研究》
作者:徐畅
ISBN:7
出版日期:年1月
定价:98.00元
内容简介:秦汉魏晋时代,简牍文书行政是国家维系官僚体制和基层控制的有效手段,借助20世纪来出土简牍,秦汉各行政层级的文书均得呈现。而文献不足征,学界对三国时期的地方行政与公文所知甚少。本书利用出土数量最多的三国文献(长沙走马楼吴简),探讨孙吴县级机构的公文样态与文书行政。吴简出土时受扰乱,本书运用古文书学手段,对竹简、竹木牍官文书进行复原与集成;结合官文书与簿书,提出吴简为临湘侯国档案群;解析县级公文的类型与运转机制,复原政务办理程序。本书具多重学术价值:在吴简学领域,推进官文书整理及研究;在三国史领域,以自下而上的视野考察孙吴的统治秩序;在制度史领域,引入“活的制度史”理念,动态观察文书流转及行政过程;亦将为新时期长沙及全国古井简牍的整理研究提供借鉴,具有应用价值。
《出土文献与〈古文尚书〉研究》
作者:刘光胜
ISBN:9
出版日期:年8月
定价:.00元
内容简介:清华简中《尚书》类文献二十余篇,有的是今文《尚书》,如《金縢》;有的是见于孔壁古文或百篇《书序》的篇目,如《尹诰》《傅说之命》;还有一些是今古文都没有的篇目,如《厚父》《封许之命》。本书以清华简为主要抓手,综合运用包括甲骨卜辞、金文、郭店简、上博简及马王堆帛书等在内的出土材料,推进《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研究。
《地不能埋:出土简帛思想文献研究》
作者:李若晖
ISBN:7
出版日期:年11月
定价:79.00元
内容简介:近几十年来,马王堆帛书、八角廊汉简、尹湾汉简、郭店简、上海博物馆藏简等出土简帛极大地丰富了早期中国思想研究的原始文献。本书致力于近年出土简帛文献研究,尤为注重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文献研究与语言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思想研究相结合。试图基于新材料,以新方法从文献与史实自身推演出中国文化自身的逻辑脉络。
《长沙简牍研究》
作者:王子今
ISBN:6
出版日期:年12月
定价:.00元
内容简介:长沙出土两汉三国简牍包括马王堆汉墓遣策及其他简牍资料、走马楼简牍、东牌楼简牍、五一广场简牍等,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陆续整理发表之后引起学术界的积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gs/1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