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上涨的ldquo原凶rdq

贵州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5400585398324316&wfr=spider&for=pc

人们追求的无非就是两个地位:自己部落相对于其他部落的地位,以及自己作为个人相对于其他人的地位。

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绝对的物质水平决定,而是跟周围人比较出来的。

弗兰克有一个观察:收入差距越大,人们的互相攀比就越严重。

前面说了,美国过去的二、三十年间,真正实现收入增长的其实只是富人,那为什么普通人也非得去住更大的房子里呢?这其中有一个原理,弗兰克称之为“花费传导”

首先是富人的收入增多以后,自然要住更大的房子。现在标配是房子要大到可以在自己家里举办婚礼,这就要求自带舞厅。

富人的房子变大了,富人圈里的“近似富人”群体就会受到感染,也要追求更大的房子,搞些豪华装修、使用更贵的电器。

那么和“近似富人”有来往的上层中产阶级一看,也会改善自己的房子。

接下来就是普通中产家庭。

整个过程就好像瀑布一样,消费习惯就这么一层层地传导下来。富人引领时尚,其他阶层慢慢跟进。

其实不仅是住房和婚礼,连生日晚会的标准也在提高。现在美国,普通中产阶级的孩子在家里办个生日晚会,请职业魔术师来表演已经几乎成了标配。

而且你不攀比都不行。如果你所属阶层的人都换了更大的房子,你就必须得跟着换。因为如果你不换,你的孩子就不能去本阶层该去的好学区上学。这是一个非常无奈的局面。

这就好像我们在体育场里看比赛,本来大家都坐着。出现一个精彩的场面,有些观众忍不住了非得站起来看——他们一站起来,他们身后的观众只好也跟着站起来——最后结果就是大家都站着。

可是都站着看,每个人的视野大小就跟都坐着是一样的,早知如此何必站起来呢?

攀比是房价上涨的“原凶”之一

关于中国房价为什么涨得这么猛而且还一直涨,我们已经听说过很多理论了,比如说中国特殊的土地财政啊,城市化带来的刚需啊,还有人说是中国丈母娘推动了房价上涨。这些理论哪个对呢?这个“丈母娘理论”并非没有道理。

在弗兰克的《成功与运气》这本书里例举了美国相关的一些数据,对中国现在的国情也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美国的“土地财政”和城市化进程都跟中国很不一样。那么为什么,在过去三十年中,美国的房价也在上涨呢?

从年到现在,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不但没有增长,而且还略有下降,目前大概是6万美元左右。

这是关于美国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实,我们以前说过,以后还要继续说,它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过去几十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受益者,只是富人。

但美国中等家庭的住房面积,比过去扩大了50%。

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收入没有增长,房子却变大了。这个多出来的面积可不是白给的。

弗兰克自己统计,年,一个中等收入的人租住一个中等的房子,为了负担房租,他需要付出每个月42小时的工作时间——而今天则需要付出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这么算的话,住房花费占美国人的收入比例已经扩大了一倍。

如此说来,美国房价的涨法似乎比中国的情况还是要好一点,毕竟中国涨的是单位面积的房价,而美国人要花的房价虽然在涨,但是住房面积也的确变大了。

但即便如此,房价对美国人来说也是巨大的负担。

房产负担大到了什么程度呢?

美国贫富差距最大的社区中,正在发生三个现象:离婚率上升;

由于居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距离远,人们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增加;个人破产率也在上涨。更大的房子,并没有让普通美国人生活更幸福!

收入不涨,住房花费却在上涨,这个现象没有办法用传统经济学解释。

不过有一个现象跟它很相似:婚礼花费。按照今天的可比价格计算,美国年一场婚礼的平均花费大概是11,美元,而年则是30,美元。

现在在纽约曼哈顿地区,一场婚礼的平均花费甚至高达76,美元。

那么婚礼花费越来越高,对婚姻的质量有什么好的影响吗?没有!经济学家甚至有统计发现,婚礼花费越高的夫妇,将来离婚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这个情况,咱们中国人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攀比。

参考文献——弗兰克《成功与运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gs/114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