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秘诀感觉开心还是感觉ldquo
本文是针对论文《幸福的秘诀:感觉开心还是感觉正好(TheSecrettoHappiness:FeelingGoodorFeelingRight)》的一篇论文解析,该论文于年8月发表在《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杂志上。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MayaTamir,ShalomH.Schwartz,ShigeOishi,和MinY.Kim。
前言
生活中常常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心理学研究者常常把幸福定义为一种满足的状态。增加快乐与减少痛苦曾被心理学家认为是获得幸福感的主要途径(Kahneman,)。然而,近期的研究者基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一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来源于恰当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不一定只是积极情感,也可以是诸如愤怒和恐惧一样的消极情感(Thomson,)。根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本研究将“感受恰当的情感”定义为感受到个体认为值得拥有的、合意的情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男主角阿里萨相思病最严重的时候,他“腹泻,吐绿水,失去了辨别方向的能力,还常常突然昏厥”,但他拒绝治疗,拒绝吃药,只要这样,费尔明娜所带给他的一切,才会深深铭记于他心。他享受这种煎熬,因为他觉得这是伟大爱情的一部分。
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无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但是阿里萨期望体验到这一象征着他的爱情的情感,因此即使这种感觉十分难以接受,也能让他获得幸福。
在研究中,研究者以人们实际感受到的情感与想要体验的情感的差别为指标,来衡量人们是否感受到了恰当的情感。
但是,判断一种情感是否恰当,是受每个人的价值观影响(Tamiretal.,),这种价值观又受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比如,相对于东亚人来说,大多数美国人会渴望更多的高唤醒水平的情感,如兴奋、激动等。
以往的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局限于探索积极情感的作用,并且几乎所有样本都来源于美国和日本两种文化(Oishietal.,)。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全球8个国家中幸福感和抑郁症状的强度与体验到恰当的情感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过程及结果
本研究选取了来自8个不同国家(美国、巴西、中国、德国、加纳、以色列、波兰和新加坡)的总共名被试。采用问卷法的方式,被试会先填写价值观问卷(PVQ-R;Schwartzetal.,),再对自己期望的情感进行评分(在日常生活中您希望体验到该情感的频率是?1代表“从不”,5代表“总是”),经过一个无关任务后再对自己实际体验的情感进行评分(在日常生活中您实际体验到该情感的频率是?1代表“从不”,5代表“总是”)。最后完成幸福感量表(SatisfactionWithLifeScale;Diener,Emmons,Larsen,Griffin,)和抑郁症症状评价量表(CES-D;Andresen,Malmgren,Carter,Patrick,)。
在情感词选择中,研究者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四类情感作为问卷材料,分别是自我超越情感(self-transcendingemotions),如信任、同情等;自我贬损的情感(negativeself-enhancingemotions),如愤怒、敌意等;开放性情感(openingemotions),如好奇、激情等;保存性情感(conservingemotions),如平静、放松等。
表1(注:*p.05,**p.01,***p.)
表2(注:ap.05)
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哪类情感,实际体验的情感与期望的情感差距越大,生活幸福度越低,并且抑郁症状也越多(见表1、表2);2.当情感种类为自我超越情感时,实验结果具有跨文化差异性,其余类别的实验结果在不同文化下没有差别。其中,国家发展水平起中介作用。具体来说,相对于欠发达国家(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HDI)较低)而言,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幸福度和抑郁症状更受实际体验的自我超越情感与期望的自我超越情感差距的影响。
图1
结论及讨论
本研究运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对情感和幸福感之间的潜在联系进行了研究。这种基于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模型比前人提出的趋乐避痛模型(hedonicmodel)和心理幸福模型(eudaimonicmodel)更进一步,弥补了这两个模型的不足。趋乐避痛模型一味地强调积极情感的作用,而心理幸福模型则重点强调心理需求的重要性。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无论体验到的情感积极与否,也无论所体验到的情感是否符合心理需求,只要这是人们主观认为的想体验的情感,该情感就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研究结果具有跨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文化下的人渴望的自我超越情感不同。自我超越情感与社会联结(socialconnectedness)有紧密联系,而社会联结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MyersDiener,;RyanDeci,2),因此,对于那些还在努力得到这一基本需求的人(大多是欠发达国家的人)来说,所感受到的自我超越情感恰当与否,影响就没那么大了,由此产生了跨文化差异。
简而言之,无论这种情感积极还是消极,当人们可以体验到他们想要的情感时,他们会感觉更幸福。人们渴望与他们价值观相一致的情感,而这种价值观由每个人独特的个人、社会和文化背景决定。
如果你感到悲伤,只要这种悲伤是你渴望体验的,就请不要抑制它、抗拒它,因为,即使是负面的情感也有可能让你更幸福。比如,当你的宠物不幸离世时,如果你将你的悲伤视作对它的缅怀,不必故作坚强地压抑这种情感,为你的宠物痛哭一天将会帮助你快乐起来。尽情地体验你所期望的情感,就是幸福的秘诀。
参考文献
Tamir,M.,Schwartz,H.S.,Oishi,S.,Kim,Y.M.().Thesecrettohappiness:Feelinggoodorfeelingright.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10),-.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是哪家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5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