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宝漫画怎么教熊孩子懂礼貌

这个小故事纯粹是逗大家玩的~

熊宝其实很懂礼貌,就是喜欢跟我对着干~

这是超级调皮的~

那么现实生活中....

怎样通过礼貌的方式教孩子懂礼貌?

在教育孩子懂礼貌的时候,父母本身必须要有礼貌。不能强迫催促,不能当众指责,一是要尊重孩子,二是要以身作则。还是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重新思考一下,怎么做会更好、更有效。

请输入标题abcdefg

01

请输入标题bcdef

比如“小王,您好!”“很久不见,最近还好吗?”

“早上好,您这是去哪儿啊?”

“我们先走了,再见,有空再聊。”

我们总是摆出一副家长的架子,一边喝斥着:“宝贝,快叫阿姨!”一边自己都没顾上跟别人问好;一边督促着“宝贝,快跟阿姨再见!”一边自己都没顾上跟别人道别。

请输入标题abcdefg

02

请输入标题bcdef

比如,这样跟孩子说:“宝贝,这是小王阿姨,是妈妈的朋友。”再跟朋友说:“这位是我的儿子,熊宝。”如此一来,孩子能够明显感觉到被尊重,就能很快放松下来,你不需要教他叫人,他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会自发地表达礼貌。

请输入标题abcdefg

03

请输入标题bcdef

比如,不要说“宝贝,快叫阿姨!”而是说“阿姨来我们家玩呢,看阿姨多高兴啊!你高兴吗?”不要说“宝贝,快给阿姨倒杯茶!”而是说“阿姨走了这么远的路,一定口渴了,我们给阿姨倒杯茶吧?”这样做,是顺其自然地在生活中产生礼貌的意识。

请输入标题abcdefg

04

请输入标题bcdef

比如,如果别人帮助了我们,不要只教孩子:“快说谢谢啊!”而应该解释说谢谢的意义:“叔叔为了开车先送我们回家,特地绕了一大圈路,结果他自己回家就很晚了,对吗?我们应该谢谢叔叔!”如果我们冒犯了别人,给别人造成了麻烦,不要只教孩子:“快说对不起!”而应该解释说对不起的意义:“你刚才不小心把颜料溅到小妹妹手上了,她弄脏了很不开心,我们应该跟她道歉,帮她擦干净手。”等等。礼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外在表现,只注重面子的虚伪礼貌没有意义。

请输入标题abcdefg

05

请输入标题bcdef

比如,爷爷每天早晨都会笑着说:“熊宝,早上好!”当爸爸起床时,熊宝也会开心地说:“爸爸,早上好!”我回到家,会和熊宝外婆说:“妈妈,我回来了!”于是熊宝外出回家后,也会跟我说:“妈妈,我回来了!”我出门的时候,熊宝外婆说:“慢点,路上开车小心!”熊宝也跟着学会了:“妈妈你慢点,开车小心哦!”如果我不小心碰疼了熊宝,我会立即道歉:“对不起啊!”熊宝在碰到别人的时候,也会发自内心地说:“对不起啊!”熊宝帮我搬了箱子,我说:“谢谢宝宝!”爸爸帮熊宝拿了水杯,熊宝很自然地表达:“谢谢爸爸!”爷爷出差给熊宝带了礼物,熊宝说:“谢谢爷爷,你总是想着我!”我经常和电梯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打招呼:“您好!这么晚还没下班,辛苦了哦!”于是熊宝也学会了主动和邻居打招呼:“阿姨好!”……就是这样潜移默化,教育都融入在生活细节中,不显山不露水不留痕迹,根本无需你费口舌去说教,环境的熏陶很有力量。有的人可能觉得,在自己家里还那么客套干嘛?一家人用这么多礼貌用语,岂不是太见外了?其实不然,礼貌是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无论在哪里都一样。你怎么能要求孩子在家里不用说“谢谢”但是在公共场合却必须说“谢谢”呢?

请输入标题abcdefg

06

请输入标题bcdef

比如,别人帮助了孩子,或者送给孩子礼物,不要督促孩子:“宝贝,快谢谢阿姨啊!”你只需要向别人表达你自己的感谢:“小王,谢谢您的帮助!”“小王,谢谢您的礼物!”在事后,再与孩子沟通:“幸好有小王阿姨的帮助,否则我们……”“小王阿姨给你的礼物真好看,你喜欢吗?如果我们现在打个电话给阿姨表示感谢,我想她一定会很开心的!”这样的引导,比直接批评孩子,更有效。

请输入标题abcdefg

07

请输入标题bcdef

如果孩子经常处于“微笑”的环境中,近朱者赤,自然就会学着微笑待人;如果孩子经常处于“横眉怒目”的环境中,近墨者黑,自然也是蛮横无礼。

请输入标题abcdefg

08

请输入标题bcdef

比如,在公共场合,我们要遵守秩序、不要大声喧哗;乘坐公共汽车,有人让座要表示感谢;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我们不要随便乱翻别人的柜子抽屉、不要在主人家的床上打打闹闹;在餐桌上,不要抢食物;等等。

至于怎么“教”,还是上文说的,不是光凭一张嘴,不是靠督促,不是靠强迫,不是靠命令;而是靠示范,靠感染力。

请输入标题abcdefg

09

请输入标题bcdef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大人鼓动孩子叫人:“快叫叔叔!”孩子不叫,大人拿出一块糖:“你要是叫叔叔,叔叔给你糖吃!”妈妈也怂恿:“叫叔叔啊,叔叔有好吃的!”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如愿叫人、拿走糖果,孩子是真的明白礼貌的意义吗?还是为了那个诱惑?另一种是,孩子坚决不屈,这时大人又说:“你不乖,你不懂礼貌!你不是好孩子!叔叔不喜欢你了!”汗,这不是拿孩子当宠物逗弄吗?是不是叫了“叔叔好”,才有大人的好脸色?是不是说了“谢谢”,才有糖果吃?是不是讲了“对不起”,才可以看动画片?……这样岂不是让孩子学得很“势利”,为了得到这些奖赏和利益,才勉强去做些“有礼貌”的行为?

请输入标题abcdefg

10

请输入标题bcdef

比如,我和熊宝分别扮演服务员和顾客,扮演医生和患者,扮演老师和学生,扮演警察和路人,扮演主人和客人……在游戏当中,给孩子演示怎样与别人交流、怎样征得别人的同意、怎样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和感谢,等等。

请输入标题abcdefg

11

请输入标题bcdef

有时候你会发现,无论你怎么引导教育,你的孩子就是死活不肯向客人问好,最后还可能大哭大闹。孩子的表现,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许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下文分析),也许是他害羞胆怯,也许是他天生的性格,而我们必须接受孩子的性格,不要强迫孩子在外人面前怎么表现。

请输入标题abcdefg

礼貌和修养不完全是一回事!

最后辣妈说一句,一个人“懂礼貌”和“有修养”不完全是一回事。

“懂礼貌”,可能只是表面的言行,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而“有修养”,则是内涵,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真诚、善良、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这不是学几句简单的礼貌用语,就可以做到的。

-end-

-参考文献:「儿童发展心理学」「再也不吸奶嘴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宝宝一岁前一口水也不能喝?

2.性教育要从小开始?

3.宝宝犯错时父母该怎么教育?

4.涂鸦对宝宝有多重要?

妖萌

熊宝辣妈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癫疯医院
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21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