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吴梅古代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31/5416234.html
该书通过相关作品与史料,对一代曲学大师吴梅的生平及治学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对加在其身上的一些不实传闻进行辨析,力求还原历史真相。全书不仅将把吴梅描述成一位曲学家,而且还写出其人生、治学的其他方面。吴梅是一位治学严谨、桃李天下的学者,更是一位才华横溢、诗酒风流的文人,这些在该书中皆有充分体现。书后附有《吴梅生平年表》、《吴梅著述刊行年表》、《吴梅研究资料目录》,为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目录第一章吴门才俊第一节忧患之始第二节稻粱之谋第三节游艺四方第四节艺林新声第五节曲学初成第六节比肩静安第二章北大五载第一节因缘际会第二节弦歌一堂第三节著书立说第四节旧雨新知第五节书香曲韵第三章金陵风雨第一节乡关秣陵第二节杏坛生涯第三节南雍桃李第四节群贤毕集第五节交恶黄侃第六节曲学殿军第四章避劫万里第一节契家西迈第二节手定旧作第三节桂滇烟云第四节客居大姚第五节百世流芳附录吴梅生平年表吴梅著述刊行年表吴梅研究资料目录参考文献后记再版后记后记写完全书,颇有些感慨。老实说,该书属于插队之作,原因很简单,在我的写作计划中,是没有这本书的。说起来也是丁帆老师交给我的一项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年的上半年,印象中是在4月份,他牵头主编一套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评传丛书,让我承担其中的吴梅部分。我当时曾明确表示拒绝,因为有吴新雷老师、俞为民老师等更为合适的人选,再说前面已有王卫民先生的系列著述出版。几天后,丁老师告诉我,吴、俞两位老师都推荐我来写。话已至此,再推托就有些矫情了,于是只好接受下来。起初心里一点底都没有,颇感到有些为难。有王卫民先生所编的《吴梅全集》、《吴梅和他的世界》,又有他的《吴梅评传》,该做的工作都已经做过了,还有可以发挥的空间吗?重复别人既不符合我的性格,相信也不是丁老师找我的初衷。于是只好从最为基础的资料工作做起,看能否找到一些王卫民先生遗漏的资料。查找一番后,还真找到一些前人未曾涉及的资料,慢慢有了一点信心。年,我受单位委派,到韩国东国大学任教一年。这里资料缺乏,无法写作。幸运的是,借助现代网络及数字化技术,在那里可以像国内一样方便地检索资料,于是整天泡在中国知网、读秀、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新浪爱问、国学数典论坛、爱如生论坛、孔夫子旧书网等网站上,查询,下载。一年下来,所得颇为可观,积累了大量资料,其中不少是先前的研究者未曾看到和利用的。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写了两万字左右的提纲,对如何写作该书有了较为成型的想法。年1月回到国内,一方面继续查找、核对资料,一方面开始动手写作。由于平日还要上课,加之不断有杂事,时写时停,到上学期结束时,才写了八万多字。其间,丁老师及出版社的编辑都开始催稿。于是利用暑假时间,全身心投入写作,每天差不多要用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尽管写得非常辛苦,有两次几乎都要晕倒,但进展仍然不快,因为写作过程中,不时还要到图书馆或网上去查找、核对资料,很多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就这样拼命写了两个多月,写出初稿。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补充完善,这才算是完成全书。尽管也存在着很多遗憾,也还有些意犹未尽,但也只能到此打住了。假如吴梅先生在天有灵的话,知道我这样一位后学为他老人家写传,一定会哭笑不得。因为我不仅未得其真传,而且对曲学努力了多年,仍是个半瓶醋。有资格为他写传的人很多,弟子卢前、任半塘、唐圭璋等都是最佳人选,可惜他们都没有写,下一代的吴新雷老师、俞为民老师也都有资格写,但他们也都没写,却推荐了我。他老人家生前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在其去世七十多年之后,会由我来为他写传。回到三年之前,我也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写这样一本书,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虽然不是理想人选,但细细想来,也有两点可以告慰老先生的:一是笔者的态度还比较认真,正儿八经以做学问的工夫来为他老人家写评传,对附加在其身上的一些不实传闻进行辨析,力求还原历史真相。二是不仅仅将把他描述成一位曲学家,还写出其人生、治学的其他方面,将其写成一位治学严谨、桃李天下的学者,更将其写成一位才华横溢、诗酒风流的文人,这也正是他生前对自己的定位。有了这两点,相信先生能原谅我这位晚生的唐突和冒昧吧,再说我也可以算得上是先生的三传弟子呢。小书尽管写得还算用心,但限于笔者的学识和能力,存在的问题一定不少,还请多多指教,这是最后要对读者诸君所说的虽属客套但也不失真诚的话。年10月5日再版后记小书《吴梅评传》年出版之后,感觉不够满意,一直有一个心愿,想修订再版。江苏文脉工程江苏名人传丛书拟将小书收入,正好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增补了一些新的材料,改正了一些错别字,也把文字润色了一遍。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增补有这么几处:一是将书后附录《吴梅研究资料目录》所收著述从年增补至年,为读者提供更为完备的资料。二是增写吴梅在吴中公学社任教情况的介绍。年冬或年春在吴中公学社任历史教员,这是吴梅平生第一份工作;不可不提。三是对浙江省平湖市图书馆所藏吴梅编选《词选》、《曲选》两书的介绍,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增补。对所据资料,皆在注释里进行说明。此外还有任中敏为恩师搜集抄录珍本戏曲资料、吴梅旧藏在北京图书馆的收藏情况以及新发现的吴梅手札等,也都有简要介绍,这里就不再一一详述。还有一些内容比如吴梅和王孝慈的关系等,限于时间,只能点到为止,来不及详细介绍了,这些内容需要单独写成文章,希望小书将来还有再版的机会,一定会弥补这些缺憾。其间,还陆续搜集了一些吴梅的佚作,希望今后能有机会整理出版一本《吴梅佚作集》,看机缘吧。由吴梅研究还想专门探讨一下其弟子卢前,写一本《卢前评传》,希望后面能抽出时间做这件事。想做的事情总是很多,而时间也总是不够用,尽量争取一一落实吧。感谢姜建老师的厚爱和监督,是他给我修订再版的机会,也是他督促我抓紧时间,否则我可能会拖上一年半载的;感谢梁三兄热心提供资料,他提供的资料很多,有些我还没来得及一一消化。本书修改稿在出版前,很荣幸地得到钟振振教授的细心审阅,钟教授不仅一一指出书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提出一些重要的修改意见,这些无疑是书稿质量的重要保证。可惜限于学力及时间的原因,未能全部落实。书中必定还存在不少问题,欢迎读者诸君批评指正。苗怀明年5月31日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13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