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如何正确ldquo引用
在这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新学年,终于要开始了!
想想看有没有一点小兴奋呢?
无处不在的“引用”备考大学院,需要写研究计划书;读修士,需要做无数的报告、学会和发表;面临毕业,需要着手写修士毕业论文。
无论是哪个时间段的你,都永远绕不开:“引用”这件事儿。
对于还没有正儿八经做过研究的大部分本科毕业生来说,很容易认为:
"引用,不就是抄抄别人的话吗,有啥难的?"
这样想就是大错特错了!
首先我们先简单介绍下引用。
什么是引用这里我们仅说学术资料(包括报告、讲义、发表、论文)中的引用。
即,在自己的学术资料中,使用别人的作品来证明或者加强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要引用1、证明自己的研究不是空穴来风!
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来证明确实这个领域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自己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2、证明自己的研究是独一无二的!
在承认前人的研究业绩的基础上,澄清自己的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区别,讲明自己研究的原创性。
3、说明自己的研究在整个领域内的位置,与其他研究之间的关系。
4、为读者提供自主研究的线索。注明引用文献的出处,方便其他研究者或者读者去进一步调查学习。
所以啦,引用不是用来凑字数的,也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提炼出文献中有用的情报,通过顺畅地逻辑整合到自己的论文中,去支持自己的主张。
有时,能否正确严谨地引用,是衡量一位研究者学术能力的标尺。
如何引用具体引用的格式,每种期刊其实要求都有所不同。但核心就是,引用到正确的地方,以及出处要清晰明确。
一般来说,在日语论文中,要求在文章中提及到引用文献的作者姓氏和发表年份。并且在论文的“引用文献”list(往往是最后一章),须写明完整的作者姓名、发表年份、论文名称、发表期刊、以及具体的刊号、页码数。
这个大家多看看论文,自然就会了。来看一眼正确的例子:
文中:
例:「?ということが示唆された(本田?松下,)。」
引用文献list:
例:本田知己?松下晶子(). 燃焼合成によるβ/O′-SiAlON粉末を焼結したSi合金の表面強度解析 日本機械学会論文集,,18-.
引用看似简单,其实一不小心就容易犯错。轻则被同行发现遭嘲笑,重则还会被判定为剽窃,告别学术界。
在这里,小编要提醒下中国学生们在引用时容易犯的几个错误。
误区一:凡是相关的论文都引用引用文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篇论文的理论基础是否坚实,一篇论文翻到最后,长长的引用文献list映入眼帘,仿佛看到了扑面而来的帅气与牛逼。
但这里要强调,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值得我们引用。
虽然日本学术界有着完整的论文审查制度,但不是所有论文都会经过审查。
当然,正经的学术期刊,比如上文例子中提到的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会对每一篇刊登的论文进行严格审查。
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的复杂投稿审查流程图
但有一些刊物,是没有审查的,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刊登。
其中有且不仅有:
大学研究科自己的研究纪要
例:東京大学大学院情報学環紀要情報学研究
演讲发表论文集
例:第22回日本ロボット学会学術講演会講演論文集
研究会资料
例:人工知能学会研究会資料AIチャレンジ研究会(第20回)等。
由于这些刊物的主要目的,是记录该组织的研究活动,所以没有审查。
那么这些论文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
审查在日语中称为“査読(さどく)”。
很多中国学生,在进入修士之前,都不知道这个词,甚至不知道论文还需要审查。写出来的研究计划书,引用文献list里充斥着未经审查的文献,这在教授看来,是相当不专业的。
所以大家发现文献的出处,包含“XX大学纪要”,“XX演讲”,“XX研究会”等字眼时,一定要确认一下该刊物是否有审查制度。
如果没有,我们建议去找更有力的学术期刊上刊登的论文去引用。
误区二:引用二手资料(孫引き)先解释下什么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
论文可分为两种:
“原著论文(日语:原著論文)”
“rviw论文(日语:レビュー論文)”。
其中“原著论文”,属于一手资料(日语:一次文献)。要写一篇原著论文,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一个原创的课题,然后自己去制定研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客观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最终得到一个全新的结论。我们要写的修士论文,就属于原著论文。
而“rviw论文”,属于第二手资料(日语:二次文献)。要写一篇rviw论文,主要是要对该领域内前人的原著论文,进行大量的彻底的总结和分析。梳理出该领域的历史、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或者提出对未来的展望。由于rivw论文主要是总结前人的研究,没有自己解决新问题,所以是二手资料。
在做研究时,为了了解研究现状,阅读rviw论文是一件很高效的方法,但如果想要在论文中引用一个具体的理论,就要从最早证明出了这个理论的原著论文中去引用。而不能从后人总结后的rviw论文中引用。
引用二手资料是属于不正当的引用行为
原因很简单,
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是不可以干人云亦云这种事的。
我们必须去找到一手资料,确认那个理论是真的正确。
不去找一手资料进行确认,只是因为二手资料里这么说了,就随意地引用。在日语中这种偷懒的引用方法被戏称为“孫引き(まごびき)”。
中国的本科学生,很少会因为“孫引き”而被指责,也有很多学生根本不认为“孫引き”是件多严重的事。
但是在日本普遍会认为,“孫引き”非常难看。
进入修士之后,会经常做发表,如果发表时被问到引用文献的细节,而此时自己又因为没去阅读一手资料而答不上来,那场面就可以说是公开处刑了。严重时会惹毛指导教授。
误区三:一不小心变剽窃!年,日本出了一件很著名的剽窃事件,早稻田大学的小保方晴子发表在《Natur》上的博士学位论文,被指出存在“無断引用(私自引用)”,被要求彻查。后来有人主张,“無断引用”这种说法太不准确,所谓的“無断引用”,就是剽窃。
该博士论文的background章节中,直接复制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官方主页上的文章,且未注明出处。之后从图表到文字,一整篇论文都被各大媒体被扒了个精光。
最终该论文被《Natur》杂志撤回,小保方晴子本人的博士学位被撤销,也被辞去了研究员的职务。小保方晴子的指导教授,在事后1个月左右自杀了。
小保方晴子事件中,出现了文字、图表、实验结果图等多处相似。其中,background部分的相似,在网络上引起了小范围热议。
小编注:部分网友认为,学位论文的background部分,最大的目的在于总结先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讲清自己的原创性。在不影响论文本身最终实验结果的情况下,有部分相似也无伤大雅。然后其他网友对该意见进行了批判。
相信大部分同学不会认为这种background抄一抄也无所谓的沙雕想法是正确的,但作为使用外语写论文的留学生,确实很容易因为语言的壁垒,而不小心犯下类似的错误。
比如,写background时,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等部分,可能会跟同领域内的其他论文大同小异。此时有些同学又双叒叕懒癌发作,懒得去用不熟练的日语去遣词造句,就索性直接用别人的句子。
但是,无论是论文的哪一部分,是否跟你的实验结果或者是你的主张相关,剽窃就是剽窃。
只要不是自己亲自写下的字句,一定要好好斟酌。该引用的部分,一定要好好引用!
换句话说,论文里除了引用的部分以外,全部都要是自己的话。
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半天,
总结一下就是我们搞学术的,最重要的就是
不装不切实际的逼
不说未经确认的话
不偷不应该偷的懒
与君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