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投稿须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旨在报道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够在地球科学相关学科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月刊,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PTCD)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源期刊,同时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并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是SCI核心期刊,同时被EI,CurrentContents,Fluidex,Meteor-ologicalandGeoastrophysicalAbstracts,WaterResour-cesAbstracts,GeoAbstracts/GEOBASE,ZoologicalRecord,AquaticSciencesFisheriesAbstracts,ReferativnyiZhurnal,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Management和IndextoScientificReviews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
1
用稿原则
投给《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的文章必须未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发表过.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的文章.
投稿《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的论文应具备以下条件:
(ⅰ)是地球科学领域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
(ⅱ)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有创新(新思路、新方法、新认识、新发现等);
(ⅲ)对本领域或(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
栏目设置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设有论文、评述、进展、动态讨论、点评、特约评述和特约论文等栏目.
论文:报道地球科学领域具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科学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评述:总结某一重要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评论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议.
进展:评介当前地球科学某个研究领域的突出进展,归纳总结该领域最近几年取得的重要成果.
动态:及时报道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栏目的稿件,排版后不超过6面(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讨论:对自投稿日期前溯一年内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提出意见,原文作者做出答复.意见与答复均为学术性的,并未曾以任何方式公开过.评审通过后的意见和答复安排在同期发表,且均不超过6个印刷面(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点评: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的突出研究成果进行评介.本栏目以约稿为主.
论坛:对地球科学领域具有及时性和争议性的议题进行评论,不代表本刊立场.本栏目稿件排版后不超过5个印刷面(包括图、
表和参考文献).
特约评论:针对公众感兴趣的热点科学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评论.本栏目以约稿为主.
特约论文:报道公众感兴趣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栏目以约稿为主.
3
写作要求
文章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结构简明;尽量避免使用多层标题;文字、图表要简练,用较少的篇幅提供较大的信息量;论述应深入浅出、表达清楚流畅;专业术语运用准确,前后保持一致.
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处,要紧扣主题,简明扼要,但要有足够的信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方便检索.尽可能回避生僻字、符号、公式和缩略语.一般不超过24个汉字,英文不超过20个单词.
作者和作者单位:在论文中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应该是对论文工作有实质贡献的人员,应对文中的论点和数据负责.署名单位必须是该项研究的实际完成单位.单位的名称要用全称,同时提供单位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如果作者分属不同单位,使用上角数字标示作者所属单位序号,并请提供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概括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能够脱离全文阅读而不影响理解.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汇、特殊符号和公式.摘要的写作要精心构思,随意从文章中摘出几句或只是重复一遍结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摘要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序号.
关键词:用于对研究内容的检索.因此,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主题词,不应随意造词.关键词一般为3~8个.
资助项目:列出资助项目来源及其批准号或编号.格式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资助”.对资助部门的名称要写全称.英文版中基金项目名称译法要符合有关规范和国际惯例;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该翻译为“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
正文应以描述文章重要性的简短引言开始.专业术语应有定义,符号、简略语或首字母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
引言: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简要介绍相关理论或研究背景.需列举相关的参考文献,尤其是近3~5年内的研究成果.应非常明确地给出本研究的目的,以及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扼要交代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
方法:主要是说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应描述清楚,引用相关文献,使读者了解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也使同行可以根据本文内容验证有关实验.
结果:详细描述由观测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配合以必要的表格和图件,总结所观察到的主要现象和规律.
讨论:应该由观测和实验结果引申得出,并注意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阐明本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根据讨论所归纳的结论与观点应明确,切忌简单地再罗列一遍观察结果.
结论:应该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实事求是地概括本文业已解决的问题.
图件:按照“文先图后”的原则置于正文中的相应位置处.黑白图和彩色图的分辨率不能低于dpi,图中线条要清晰,线条粗细约0.5~0.6mm.中文图中的汉字为7pt的幼圆字体,英文图中的文字和阿拉伯数字为8pt的Arial字体;但地图中若出现不同的构造分级,可以使用不同字体、字号表示.图的宽度分两种:单栏图宽4~8cm,通栏图宽12~17cm.图的长度一般不超过20cm.如果出现中国地图,请注意中国地图的完整性(如国界线和南海诸岛等).南海诸岛作插图时,务必完整表达附图中与主图相同区域内的专题要素.中国地图的示意图可以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北京哪里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广点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