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出版流程提高学报质量人民网

中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摘要:本文从规范学报出版流程、更新管理思路的角度出发,对出版流程中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三个核心环节的规范化处理进行详细论述,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增加约稿频率,扩充稿源范围;规范审稿方式,严肃内容质量;优化编辑加工。以期提高学报学术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学报学术影响力。关键词:学报;出版流程;学术质量;组稿;审稿;编辑加工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9--03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学者及科研人员投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中来,硕士生、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日益增多,为体现各自的科研成果,相关学术报告、学术论文层出不穷。如何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稿件中甄选出高质量的文章,取缔关系稿、劣质稿,进而提升学报内容的学术质量,已成为众多高校学报编辑部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学报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校风校纪、文化活动及科研水平,是该校学术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接轨的重要平台。为了该平台的持续健康发展,学报编辑部制定并出台正规的出版流程即显得尤为重要。一、匿名审稿制匿名审稿制是编辑出版界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从初审、复审、外审到定稿的整个过程,稿件作者的相关信息一直是处于秘密状态。所以任何一个审级的编辑、专家只能依据稿件本身的学术水平来评定稿件优劣,进而决定是否录用稿件。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审稿制度的公平、公开、公正,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人情稿,可以说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审稿制度。二、规范出版流程的几个核心环节规范出版流程核心在于去繁取精。一味的简化出版流程虽会提高学报的出版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科研人员广投稿件,但会为学报内容的学术质量埋下严重隐患。事实证明,出版流程中一些重要环节的弱化和缺失正是导致学报学术质量“良莠不齐”的真正根源。因此,加强对出版过程中几个核心环节的管理,是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的重要保证。究其核心,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三个核心环节则为整个出版流程中的重中之重。2.1组稿环节高校的学报稿源主要包括作者自发投稿和编辑主动组稿两部分。从学报的用稿分布情况分析,作者投稿占据了绝大部分,编辑组稿所占的比例则相对较小。但从稿源本身的质量来看,编辑组稿而来的稿件明显更加优秀。期刊的重点组成部分,如封面文章、关键栏目、热点话题等稿件大多是通过编辑组稿的方式获得的。故而在期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编辑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主动组稿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主动组稿既可获取学术质量相对较高的稿源,又能进一步为期刊造势,并且还能发展一批优秀的作者有周期性地为期刊投稿,从而稳定稿源。既然组稿环节可以从稿源上提升文章质量,进而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那么,加强对组稿环节的管理,从而规范出版流程就成为学报质量控制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稿环节的管理大致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在接受作者自发投稿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编辑的组稿功能,对一些在学术界有影响力的作者进行主动约稿。二是根据期刊特色,在符合办刊宗旨及用稿要求的条件下,增设专门的组稿专栏,明确组稿内容及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加强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专职的组稿编辑,提升组稿过程的专业性。组稿编辑的职责是发现、选择、组织特定的选题及作者,约其撰写符合期刊出版宗旨的高质量稿件[1]。学报编辑部的组稿编辑需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拓宽学术视野,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13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