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不一样的学习的方法

现在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工作总结,写论文是必备的,它也成了评级晋升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除了参加评选,发表在正规学术期刊上也可以。

可还是不少人一提到撰写论文,心里就发怵!

小宁今年要评级了,除了论文,其他所有的准备工作几乎就绪,不得已硬着头皮着手准备。为了保险,他投了期刊又参加评选,可结果是两边都没选上。

他不解!

不就是找个观点写篇文章吗?不就是两三千字吗?他上交前也查重了,还请人润色了,怎么就没评上呢?

类似小宁的个案不少,每年评选落榜的人都有同样的疑惑,他们既爱又恨还怕的论文到底是怎么回事?日子按部就班,哪来的潜心研究?快餐信息那么多,大脑什么时候能沉淀下来安静思考?好吧,就算真的研究了,思考了,又该如何写成一篇有用的科学论文出来?

不仅是撰写论文,青年们如何正确积极地学习和研究?怎样才能少走弯路,重燃学习和研究的热情?青年学者普遍会面临什么样的认知陷阱?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婚姻观、爱国情操?可以说,青年们学习成长、研究发现和工作就业可能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难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将科学研究的经验和大学执教中的真知灼见高度浓缩成一本名为《学习的方法》的书,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给予切实的启发和帮助。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病理学家、组织学家和神经学家,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被誉为“现代神经科学之父”。他在大脑微观结构上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其两本重量级著作《有关神经中枢精细解剖学的新观点》与《人和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组织学》,为现代神经解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除了神经学家,卡哈尔还是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他的自传《人生的回顾》、格言集《咖啡絮语》是西班牙文学经典,畅销不衰。

另外,他的绘画技能出众,所绘的关于脑细胞的几百张手绘图至今仍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有人说他是“被神经学耽误了的画家”。

多个领域有建树的卡哈尔除了要归功于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天才般的科学直觉,更离不开其执着的尝试和耐心的试验。这样一个天才般的人所写的书,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太多的华丽辞藻,但是能够切中要害。

《学习的方法》这本书

一、原因及影响

这是卡哈尔的人生忠告,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进入科学界并通过努力取得非凡成绩的老者对年轻学者,对新一代的殷切期望和敦敦教诲。

他说:“让新手们自生自灭,让他们陷入困惑,感觉自己被抛弃,没有师长的指导,缺乏有用的建议,在一条困难如荆棘遍布的小路上孤独地挣扎?”他不想让他们走弯路,他希望帮助刚刚迈入科学研究大门的年轻人建立正确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希望他们勤奋、耐心、抱负、认真;希望增长他们对学术与科学工作的热情;希望书中的文字可以重新点燃那些正在坎坷路途上跋涉的研究者们的信心。

正如他在书的封面所说的一样:

在我看来,关于应该知道什么、应该获得什么样的技能教育、成功所需的强烈动机,以及必须避免的粗心大意和偏见的一些建议,远比理论逻辑的所有规则和警示有用得多。

这本传世之作首次出版即轰动西班牙,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畅销,是很多国家的大学生、青年学者必读书籍,很多的真知灼见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发。

二、问题及方法

书中的分析精辟入理,不乏幽默但真实见解,零废话。

比如:关于上面提到的撰写论文。

卡哈尔一针见血指出:我们在写作之前一定要认真查阅相关的文献,确保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出于原创!

“查阅”“原创”是最基本的底线,那些拼拼凑凑的文章,内行人一眼就看出来,天底下糟糕的论文还不够多吗?为什么要让拼拼凑凑的文字见报?

卡哈尔强调比林斯先生的经验:

1.有话要说

2.说出来

3.说完即停

4.给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规范。

好多人写所谓的论文,喜欢夸夸其谈,或炫耀卖弄,或东拼西凑,文章冗长、沉闷、空洞、乏味,让人看了半天不知所云,毫无受益。真正进行研究了,有发现了,有话要说了,再写也不迟。写论文的首要原因应该是“希望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或者某些有用的想法”。

再比如:关于崇拜权威。

卡哈尔指出“过分推崇那些伟大的科学人物的观点和言论是年轻研究者最容易犯下的也是最不幸的错误之一”。

他勉励青年学者们,“新手不但不能在权威面前自惭形秽,还必须明白一点——根据一条残酷但不可避免的法则——只有敢于质疑和反驳权威,自己的研究生涯才会得以前进”。

伽利略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重力观,哥白尼打破了托勒密的宇宙体系论......破旧,才能立新。

他还告诫那些导师不能拿前人的辉煌成就吓唬自己的学生,而应该向他们阐释,激励。

三、结语

此外,这本书有关精神素养和科学工作的社会因素的内容也很有趣,甚至关于步入婚姻及建立家庭,都有忠告。

这是一本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风趣的学习方法手册,深度解析学习心理10种认知陷阱,熟练掌握科研必备7大关键技能,全面提升内在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其中充满了永不过时的有用建议,不仅研究新手们受益匪浅,已有经验的老手亦有所得,值得一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13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