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怎么治不如用参苓白术散

站在专业立场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篇原创文章

话说老王也够倒霉的,生活好好的却莫名其妙被曝光当了个脾虚的典型,回到家后他就显得闷闷不乐。书生知道后,火速前去开导,一见面就赔礼道歉。老王却说他不是因为被曝光才郁闷,而是纳闷他的脾为何就虚了呢?该怎么办呢?琢磨来琢磨去也找不到门道,越想越闷了。

书生一见是这么回事,心里立马敞亮了。原来老王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嘛。只是日常心情总是差了那么点,不够喜悦舒畅,而且啊,还总爱自己闷着多想。唉,有这样的习惯脾不虚才怪呢?忧思忧虑伤脾啊。《黄帝内经》说的: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思则气结,过思则伤脾。老王这就是过度思虑,因为治病这事本该交给医生的,他习惯性的自个瞎琢磨能不是过度思虑吗?而且,这样的例子在他生活中不会是个例,其他事想必也是如此。想多了,就该忧虑了吧,忧虑而无解该悲观了吧,悲观了气机更加郁结了吧,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肝郁脾虚的症状。所以老王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食之无味,动之无力,面无色,体无肉,甚至思虑无度,生之无趣,唯有多湿多涎,多乏多困。其实,生活中这样的老王实在是太多了,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啊,其根源可能就是那个难移的秉性——多想。当一个好中医从人群里中穿行而过,只用扫一眼就知道,迎面而来的哪个是脾虚老王,不管他们故意遮掩与否。所以,老王你不要郁闷啦,你不是唯一一个。你要问该怎么办?那正是书生擅长的,听好咯:第一:认知调整。多读书用智言慧语以明心解惑,古今中外名言皆可取,再不济,心灵鸡汤也大补啊。多与智慧之人交流以宽心止虑,人生经验丰富的长辈也行啊,不然还有心理医生呢。多行动多运动多实践以定心少思,想一千道一万不如去动手做一做,忙起来的人生还会有时间去多想吗?而且动起来,脾胃运化也会好起来,思路也活了啊。什么?你说没有力气,想动却动不了。不要着急,书生还有招,不过老王啊,准备吃点苦了。吃苦当然是吃中药了。第二:良药苦口。

若是脾虚兼见肝郁,可选用逍遥散。若是脾虚以气虚为主的,方选四君子汤。这两首方剂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这次着重介绍另一首名方,或许它更适合那些想动却动不了的老王们。那就是参苓白术散。

想动动不了,没有力气呗。力气呢,脾供应不足了呗,还有就是被痰湿困滞运行不了呗。脾呢?虚着呢。而且还被水湿浸困着呢。那些由脾产生本该被运化到全身的水湿却反过来积聚在中部,有的上涌为涎,有的下流为泄泻,并且饮食无味,胸脘痞闷,而对很多上诉症状表现不明显的人来讲,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胖!胖!胖!人参这个时候,健脾气培中土以杜绝源头是最基本的吧,同时渗湿利水以开源疏流解决当下水湿泛滥也必不可少吧。本于这两点参苓白术散选药如下:一:人参、白术、炙甘草、莲子肉、山药、扁豆二:白茯苓、薏苡仁、桔梗、砂仁白茯苓本方,参、苓、术、草合用便是四君子汤,功用健脾益气。白茯苓也是一味利湿健脾的好药,这里与薏苡仁相配,主要用来渗湿利水,脾喜燥而恶湿,利湿便是健脾了。湿气若一除,还何愁甩不掉肉肉啊。只是此时,好比开渠逐水的施工队虽然已经到位,但是政令却不通而且方向不明,需要一位能人猛将去疏通上下。毛遂自荐的便是砂仁与桔梗,砂仁请命主攻中央,而桔梗则上下打点指路。专业来说,用砂仁是醒脾和胃,行气化湿,而桔梗则是宣肺利水,通调水道。那扁豆何用?白扁豆,甘,微温,功能健脾化湿。莲子肉和山药呢?莲子肉,甘、涩,平。山药,甘,平,可平补三焦。两药在本方则是补脾气,且兼涩性,能止泻能止涎。白术综观本方,补中气,渗湿浊,调三焦,行气滞,真是一首健脾利湿的好方。有了它,老王大可宽心了。虽然说是良药苦口,但是本方选药多以甘味,打成散剂后,送服时根本不尝不到苦味。本方也正应了脾的喜恶特点——“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吴昆《医方考》)另外,本方还常常加上陈皮,用以湿阻气滞于胃者,这就是《古今医鉴》所载的参苓白术散。后世编写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砂药薏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桔梗还有一功为载药上行,培土生金。而枣汤调服,则是守法于首载本方的《和剂局方》。诸位老王们,书生以为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虚湿盛的“懒人(乏力)”、“胖子”(体胖)、“瘦子”(食少)、“婴幼儿”(流涎)等都会有效,不妨一试。但最好先找中医当面诊断一番,有问题交给医生吧,自己就别乱琢磨了,伤脾,你伤的起吗?

听说有品位的人,最后都给了赞赏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市中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21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