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写作一科研的逻辑
学术论文写作注重创新与原创,这是学术论文的主心骨,是灵魂,除了创新与原创以外,还有一点同样十分重要,那就是逻辑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阅读科研文献,有时候读到一篇文章,感觉不知所云,完全不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说明这篇文章的逻辑性很差。如果是一篇逻辑性强的文章,就会让读者觉得思路清晰,且容易理解,实验结果环环相扣,所以逻辑性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带着读者往下阅读,理会其中含义。SCI论文写作如何做到逻辑严谨?在此提供一些思路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逻辑思维包含4种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个的,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同一律的公式:A就是A
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其否定不同同真,必有一假,保证思维的一致性和相容性。矛盾律公式:A不是非A
排中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矛盾的思维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公式:A或者非A
充足理由律
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理由,否则就会犯“没有理由”,“理由虚假”,“推不出来”的错误
第二章研究问题提出的逻辑
所谓“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在理论或实践中存在但又还没有研究或没有得到彻底研究的问题。它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现有的研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或发现的新问题;②已有的研究还没有运用或运用得不够成熟的视角和方法;③研究者直觉地预感到可能成立的新观点(相当于研究假设)。
“问题与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研究者可以从他人所提出的问题中生出新问题,因此必须对相关文献加以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或文献述评,以下简称文献研究),找到其中所研究的问题。
把已有研究文献所呈现的观点(或结论)加以概述是研究背景的基本要求。许多文献研究都把重点放在这个方面,但是,“诸文献所呈现的观点”与“该文献所研究的问题、所运用的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对问题进行梳理、对方法进行分析,就不能对这些观点的正确性作出判断。可见,对研究文献所呈现的观点加以研究离不开对问题和方法的考察。概言之,以诸文献所呈现的观点为基础去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可以表现在问题的澄清、方法的修正、新观点的生成上,当研究者把新观点的生成作为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就相当于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
第三章研究内容展开的逻辑
一个完整的研究内容包含了课题的价值、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课题的创新性。研究内容是研究问题的具体化,通过问题的提出这一环节,研究者所提出的往往是一个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如果不能将其分解的话,也就难以使问题得以明确,就难以生成论文的提纲。因此,研究者对于如何表达要研究的问题、怎样解释这些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并以某种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论文写作中应当重点思考的。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其实已在问题的提出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了解决,这不仅是说,问题的提出要以一个问题作为其结果,只是因为这个问题过于粗糙而易与其他研究相混同,需要对其加以具体化,正是在这一具体化过程中生成了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所显现的是论文的问题域。关键问题其实是问题域中那些能够把其他问题联系起来的“关节”,抓住了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实现问题域的突破。
可见,关键问题是由问题域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而非人为选择的结果,也不是研究者主观上认定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或重点问题。关键问题是非常具体的,从关键问题的选择中很容易考察研究者对问题的洞察力和研究的创新性,如果关键问题与研究所涉及的论题基本一致的话,完全可以用关键问题作为整个研究的问题。
课题的创新性是对研究进行的价值判断,而这显然与课题的研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其实,对于一项研究来说,能够为人类知识提供一点新的成分、为人类实践提供一点新的启示就足以显示其意义了。在这个意义上,课题的研究意义甚至课题的研究目的与课题的创新性根本就是一回事,它们都是通过研究者所提出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假设表现出来的。
第四章研究方法构思的逻辑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问题是直接对应的,如果没有对问题的认真分析,研究方法又从何谈起呢?其实,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问题是直接对应的,如果没有对问题的认真分析,研究方法又从何谈起呢?虽然许多研究方法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性,但是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路线、方式就不同,研究方法不仅仅与论文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由问题的提出来完成)相互对应,更重要的是要与研究内容中的具体问题基本对应。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加以归类,然后根据各类问题设计适合的研究方法。如果无法做到如此精细的话,至少也应该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所需要的研究方法作出讨论。
由于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研究方法的构思就不能不涉及到研究的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甚至研究工作计划等项目,把这项工作视为系统工程一点都不过分。研究的可行性首先要求对问题难度的判断,只有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才有谈及可行性的需要,我们之所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还没有把问题搞清楚,还找不到问题的突破点在哪里,还缺乏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成熟的主客观条件,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这样一来,研究的可行性应该从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力、问题解决的突破口的选择、解决问题的视角和路径的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等方面去展开。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蔷薇药理与您共同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12318.html